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馬拉松將以何種面貌走向國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1 07:46:34


跑馬拉松已成為越來越多都市人的熱愛。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電/“134場”、“增幅達到160%”,在今天閉幕的2015年中國馬拉松年會上,這兩個數字被以紅底白字印在會場門口的巨型展板上,不少與會代表拿出手機,請別人把自己和數字定格在一起,有來自各地的政府及體育行政部門官員,有聲音嘶啞的馬拉松賽事運營公司高管,也有因缺覺眼睛通紅的相關產業初創公司老板,在他們的“托舉”下,2015年全國馬拉松賽事數量和參賽人數在國家體育總局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的年度報告中,被定義為“實現了爆炸式增長”。

  中國青年報報道,“在中國田徑協會註冊備案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達到了134場,較上年增加83場,增幅超過160%。全國馬拉松賽事數量從2010年的13場到如今的134場,5年間增長了9倍多。”杜兆才表示,2016年的馬拉松賽事在規模上仍將持續高速發展,“有可能做到200場。”同時,在數字飈升的背後,田協也有了打造不同級別項目馬拉松賽事的新考量,“新增了中國10公里錦標賽、半程馬拉松錦標賽以及‘一帶一路’馬拉松系列賽,希望成為中國馬拉松的引領模式。”

  主辦者都想在內容上玩花樣兒

  “緊密圍繞中國‘一帶一路’的相關國內外城市,創新辦賽模式,促進中國路跑產業的國際發展,並以馬拉松運動擴大中國在‘一帶一路’各國際城市的影響力。”杜兆才的解讀被智美體育集團副總裁宋鴻飛以“自2016年起每年舉辦4~8站,3年後拓展到20個城市”的賽事計劃付諸實踐。他表示,目前,國內的城市馬拉松大多各自為戰,但馬拉松賽事增長到一定階段後,就需要通過整合性的品牌去傳播和推廣,“馬拉松這張城市營銷的名片大多打在國內,如果打到國際平台上,很可能帶動文化和經濟的交流,但這需要國內賽事的聯動,將一個指頭變成一個巴掌,強調賽事標準化的同時,突出賽事文化的中國特色,品牌和調性都需要重新包裝”。

  面對近萬人,“會有多少要求?會有多少風險?”毫無經驗的團隊無不忐忑,他們像一張白紙,找來不少跑馬者詢問:“你們最需要什麼?”然後把六大馬拉松的影像資料調出來查閱,“看看他們都有啥”,於是有助於排酸的冰池、東京馬拉松賽上出現過的獎牌支架和他們放進完賽包裡的生態櫻桃、番茄、小黃瓜,讓這個中小型城市的馬拉松在跑者中留下不少“生態服務”的印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