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多年來,這些任務模塊的研發與使用進度並不一致,有的任務模塊後來乾脆被“剔除”,主要原因就是在技術與製造環節,一些問題尚未找到解決方法。
瀕海戰鬥艦的水面作戰模塊,主要包括直升機、“長弓地獄火”反艦導彈、30毫米口徑自動炮和剛性充氣艇等。這一模塊已經研發成功並部署,目前仍在持續升級。
相比之下,瀕海戰鬥艦的水雷戰模塊有些“難產”,其研發和部署遲滯了多年。根據公開資料,水雷戰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刀魚”中型反水雷無人潛航器和無人感應掃雷系統,分別於2021年和2022年才交付和達到初始作戰能力。2023年,瀕海戰鬥艦的這一任務模塊和AN/AQS-20聲呐探測組件獲得初始作戰能力。2024年,美國海軍獨立級堪培拉號首次搭載反水雷無人水面艇執行任務。
瀕海戰鬥艦的反潛模塊在各個任務模塊中研發進展最慢。反潛模塊包括一個多功能拖曳陣列、SQQ-89水下作戰系統和雙模陣列發射器等。因為存在技術問題,反潛模塊的測試和認證工作一再推遲。最初計劃在2019年使反潛模塊獲得初始作戰能力,後來推遲到2021年。2022年3月,美國海軍最終決定,不再為瀕海戰鬥艦安裝反潛模塊,未來該任務交由星座級導彈護衛艦來遂行。
事實上,即使瀕海戰鬥艦3個任務模塊全部研發成功,也無法做到“即插即用”。原因在於,已經研製成功的任務模塊,不僅換裝過程冗長,而且在實際操作時必須停靠在具備一定條件的港口才能實施。
各種瓶頸的存在,使得瀕海戰鬥艦項目成本飈升。根據2022年2月美國政府問責局的一份報告,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項目的行動和保障費用達600億美元。這一數字幾乎是2011年預估費用的兩倍。
企圖憑借新武器裝備“續命”
在巨額的成本超支壓力之下,瀕海戰鬥艦項目一時陷入困境。美國海軍不得不做出決定,讓部分瀕海戰鬥艦提前退役。
在美國2023財年預算方案中,計劃一次性提前退役的自由級達9艘。一般來說,瀕海戰鬥艦的計劃服役年限是25年,而這9艘自由級當時的平均服役年限還不到4年,全部建造成本高達45億美元。美國海軍安排其退役也有理由:一是2021年的一次評估結果表明,當時的瀕海戰鬥艦採購數量超出了需要;二是提前退役這些瀕海戰鬥艦,每年可以節省5000萬美元的維護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