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誰扼住了全球海上“咽喉要道”?
http://www.CRNTT.com   2024-01-15 09:50:43


 
  有分析認為,隨著目前大國博弈以及俄烏、巴以等熱點問題激化,美國在軍事上受到越來越多限制,已很難維持海上霸權。如今,這些“咽喉要道”大多由獨立機構管理,但不同國家對航道的影響力依然有差異。張學峰表示,一般來說,鄰近的國家和在當地軍事存在較強的國家對航道影響更大。但目前大多數航道都按照國際法通行。到了戰時,誰的海軍力量強,誰就可能控制這些航道。

  軍事專家張軍社認為,如果戰略通道周邊的國家內部穩定,沒有戰亂,那麼和平時期,周邊國家對這些“咽喉要道”的影響力更大。一旦進入戰時,美國對這些要道的控制力會加強。他說:“美國1986年確定的16個‘咽喉要道’,基本囊括了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其戰略目標就包括戰時對這些航道有所控制,保障供給,進而影響世界經濟。由於很多航道的沿岸國家是美國盟友,這些國家在戰時會更依靠美國的影響力,因此美國對這些航道的控制會加強。”

  以和平方式維護海上安全,中國希望與其他國家合作應對威脅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運大國之一,中國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集裝箱吞吐量前五大港口中,中國占了3個。全球有超過1/5的大宗海運貨物運往中國,還有超過1/5的集裝箱運輸來自中國。

  劉中民認為,熱點問題複雜化和地緣政治緊張使得一些海上通道的安全風險上升,但不必過分擔憂。一方面,很多情況下,類似紅海危機中胡塞武裝的行為更多是一種威懾,因為一旦全球海洋通道某個關鍵環節被中斷,全球經濟都會受影響。另一方面,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沒有殖民歷史,也沒有軍事擴張的歷史,通道沿線國家與中國關係友好。中國也會繼續參與聯合國維護海洋通道安全的行動,同時通過外交甚至是軍事的方式,增強保護自己海外利益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