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日本有多少戰爭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3-25 10:26:47


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0式主戰坦克
 
  美國《防務新聞》統計的2022年度全球防務企業百強榜包括了兩家日本企業——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單看規模,日本防務企業與其他國家的同行相比並不起眼,但憑借發達的工業製造能力,日本有很強的戰時軍工轉化能力。例如在造船領域,日本可以建造從散貨船到集裝箱船,從海洋工程船到豪華郵輪等所有民用船舶門類,保持著全球最高的造船業技術水平。日本造船企業曾多年占據全球交付噸位首位,最高年交付總量高達3000萬噸,日本至今仍是全球造船業三強之一。再加上海上自衛隊從輕型航母、驅逐艦到常規潛艇等先進作戰艦艇基本都是由日本自行建造,這為日本在必要時大規模擴充艦隊規模打下工業基礎。不過受和平憲法約束,海上自衛隊艦艇退役後大都拆解而不是像美國海軍那樣進行封存,使得海上自衛隊快速補充艦艇的能力相對有限。

  與造船業的情況類似,日本發達的汽車工業也為戰時轉化為大規模生產軍工裝備打好工業化基礎。但值得注意的是,與二戰時期拖拉機廠直接生產坦克不同,現代汽車裝配線早已經實現自動化生產,想讓它們轉產坦克等武器需要對整條生產線進行大規模改裝並修改自動化控制程序,費時又費力。同時現代主戰坦克、火炮等武器越來越複雜,通常還需要特殊加工設備和龐大的配套體系才能完成。因此日本的汽車工業能力並不能完全與軍事潛力畫等號。

  全自主防衛產業鏈正在破碎

  日本防務預算不斷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其中2023年度的防務費用約為6.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50億元)。但日本媒體發現,近年來日本防務產業卻日漸蕭條,日本數十年來努力打造維繫的武器產業鏈甚至有斷裂破碎的危險。

  日本政府長期以來的觀點是,軍工研發能力一旦中斷,再要恢復就非常困難;如果一直保持,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立即擴大生產,隨時滿足自己裝備的需要。因此在擁有強大工業製造能力的同時,日本防衛省一直在維持獨立的武器研發和生產能力,確保擁有完整的軍工生產體系。但日本自衛隊本身規模有限,對武器裝備的需求數量不大,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日本防務企業多年來受制於“武器出口三原則”,難以像其他國家那樣拓展國際市場,導致防衛省不得不以遠超國際市場的價格採購國產武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