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經濟向好,這是最大的確定性
http://www.CRNTT.com   2021-12-25 08:58:07


  中評社北京12月25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20日刊發文章,稱“中國正在經歷一場緩慢的經濟危機”,標題甚是聳動:“中國經濟的緩慢崩潰”。這是近段時間美西方輿論新一輪唱衰中國經濟的文章中相對突出的一篇,但和以往的各種“中國崩潰論”版本相比不算起眼。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輪換值班。那些美西方反華力量發出的詛咒和中傷,成為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的獨特伴奏。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表示,同一天,《人民日報》以“開局之年看大勢”為題,刊發萬字長文,總結2021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並在此基礎上對明年中國經濟做出分析。這篇文章為我們觀察中國經濟提供了更權威、更可信的判斷依據。越來越多的事實和數據證明,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走勢依然十分明顯。悲觀論調是站不住腳的,更是居心叵測的。

  文章分析,從增速看,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9.8%,明顯高於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5.7%、2.4%、3.0%的經濟增速;兩年平均增速為5.2%,在主要經濟體中也是領先的。儘管三季度受疫情、汛情等多重因素衝擊,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穩定恢復的態勢沒有改變,四季度以來一些指標逐步回升,全年經濟有望實現較快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也表明,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8.0%,位居主要經濟體前列。

  一些人也許會注意到,中國經濟季度同比增速從18.3%到7.9%再到4.9%,是逐季放緩的。這個放緩,有去年基數“前高後低”的客觀影響,也有世紀疫情叠加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增強的外部衝擊,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確定了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原則之後,GDP增長的含義已與過去不同。中國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而是瞄准“含金量”,推動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優質增長。如果忽略了這樣的雄心壯志,只盯著GDP高一點或者低一點來觀察中國的發展大勢,恐怕就是管窺蠡測了。

  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百姓普遍達成的高度共識,也是今天中國大地上隨處可見的生動實踐。看創新,中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排名上升到第十二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跑出加速度。看生態,中國在沙漠戈壁建起一批大型“風光”基地,31項重點任務明確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施工圖”,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低碳發展理念可謂深入人心。今年以來,外資外貿規模雙雙創下同期歷史最好水平,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動力足的特點持續顯現,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的重要引擎。

  文章指出,中國人從沒有幻想輕輕鬆鬆、舒舒服服地就能幹出成績。當前,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叠加。中國對此很清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定調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並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斷、新認識、新部署。中國人確信,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格局裡,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抓住一切機遇向更加宏偉的奮鬥目標進發。

  實踐也將不斷證明,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這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確定性之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