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最新報告重點關注中國海軍與核武器
http://www.CRNTT.com   2021-11-08 09:48:13


 
  驚人的中國核武與尷尬的選項

  這一大變局體現在2021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上,便是報告提交時間的空前延宕。2021年中國軍力報告11月3日的發布時間是歷年來發布時間最晚的。相比去年的9月,今年的報告晚了將近兩個月,而相比前幾年中國軍力報告大致5-8月的發布時間,2020年的報告已經屬於姗姗來遲了。

  不難看出,2021年的報告延遲並非什麼不必要的技術原因,而是扎扎實實出現了重要的“拖稿因素”。至於拖稿原因是什麼,只要過去幾個月裡關心美國國內炒作的中國軍事新聞,相信就不難了解——美國幾乎是“突然”發現中國正在建設大量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並且顯然打算快速擴充戰略核武器的數量和質量。美國《空軍雜誌》網站11月3日在報道中表示,有關中國核力量建設、高超音速發展和台海局勢都是近期的新聞。

  對於美國而言,這一變化似乎應該是可以預料到的:2020年中國軍力報告第90頁上,展示了兩張拍攝於2019年的衛星照片圖像,這兩張照片反映了當時中國正在建設的一座彈道導彈試驗發射井。美方從照片中推斷這個新發射井的尺寸無法容納此前中國部署在發射井中的東風5系列液體洲際導彈,並推測這是為東風-41或者其他洲際導彈進行測試而建設的發射井。按照正常的裝備研製進程,試驗性導彈發射系統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應該進入大規模的實際生產和部署階段。但直到2021年中國開建數百個發射井之後,美國軍方才“如夢初醒”,對中國核力量的發展進度做進一步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2019年的試驗導彈發射井,還是今年美方報告中渲染的“數百個發射井”,最早發現、識別並做出判斷的都不是美國政府官方或軍方下屬的研究機構,而是屬於“非政府組織”的圖像研究機構或者經驗豐富的民間軍事研究人員。這一事實既能表明美國民間各種衛星圖像識別機構的能力強大和美國在情報研究領域百花齊放的態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官方情報部門在此類問題上的水平。

  如果這些導彈發射井全部竣工並且投入部署的話,中國的洲際核武器投送能力無疑會出現成倍增長,按照每枚導彈可以投送3個核彈頭的保守估計,這些發射井內可以部署超過1000枚核彈頭;如果按照每枚導彈6個彈頭的稍高水平估計,這些發射井內甚至能部署超過2000枚核彈頭;而如果按照部分西方媒體認知中“東風-41有10個彈頭”的極端認知,光這些發射井裡就能部署相當於美俄兩國現部署總量的核彈頭武庫;即使每枚導彈只保留一枚彈頭,由於發射井的龐大數量,其核彈數量也相當於法國核武庫的總規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