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反無人機裝備發展迅速
http://www.CRNTT.com   2021-06-25 12:52:08


資料圖片:“汽車場”電子戰系統。
 
  “游隼-沙錐”探測距離較遠,可追蹤目標的運動軌跡,並通過抑制無人機的通信和控制信號,在一定距離使其失效。

  “圈套”能自動發現無人機,鎖定其位置,在不同波段對其無線信號進行壓制。

  “殺蟲劑-1”內置有偵察定位、網電對抗、通信聯絡等分系統。它能夠全方位快速掃描測向,實現對無人機的精確定位,能定向壓制10千米內的地面指控站和30千米內的無人機、捕獲敵無人機或令其無功而返。

  三是硬毀傷類。對來犯無人機或機群,俄羅斯擁有一系列具備物理摧毀能力的裝備,包括傳統火力、反無人機導彈、激光武器、微波武器、自殺式無人機等。

  在傳統防空火力應用方面, 2018年,俄軍在駐敘利亞的海空基地,曾用“鎧甲-S”彈炮合一系統擊落7架無人機。去年8月,俄中央軍區的演習部隊通過彈炮結合防空系統成功擊落數架低空來襲的輕型無人偵察機。

  在定向能武器應用方面,俄羅斯將其視為反無人機裝備研發的“制高點”。早在2015年,俄國家技術公司就宣布,研發出的超高頻微波炮可360度發射,能摧毀10千米範圍內的無人機。2018年,據俄國防部透露,“佩列斯韋特”激光武器已開始實驗性戰鬥值班。

  在自殺式無人機應用方面,俄羅斯研發的“空中布雷”系統,以“柳葉刀”自殺式無人機為基礎。該系統中的無人機俯衝速度很快,可在空中停留數十小時,從而達到“布雷”效果。

  四是布網捕獲類。近年來,俄羅斯網捕式反無人機裝備發展較快。2019年,綽號為“飛網”的反無人機裝備在俄一檔軍事節目中亮相。它由簡易編織網和小型無人機組成,使用時將編織網懸掛於無人機下方,與已偵測到的敵方無人機相向而行,用編織網在空中將其截停並捕捉目標。該系統成本低廉,組裝難度低,可用來攔截小型無人機。

  據報道,俄近期又研發出一款無人機捕捉網。其外形類似一枚導彈,包含一個“網箱”,內存一張特製的捕捉網。該裝置發射升空後,開啟巡航模式,同時對周邊區域進行掃描。一旦探測到敵方飛行器,便立即發出俯衝指令,接近目標後迅即拋出捕捉網,將其“生擒活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