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空軍某基地:體系磨礪鑄空中精銳
http://www.CRNTT.com   2020-11-30 10:03:56


 
  “想不到,是因為體系訓練打開了戰鬥力建設的大格局。”基地參謀長劉巍有自己的感悟。

  一次警報響起,顯示屏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敵情”態勢:不明對手的多架偵察機、殲擊機在預警機支援下,兵分多路撲來。官兵們一下子綳緊了弦:哪來的強敵?

  原來,轉場經此、駐訓在此的外區兄弟部隊,被基地“借來”練兵,把“過路的客人”和“暫住的鄰居”變成了兼職藍軍。在該基地參謀部的一份《體系練兵安排表》上,今年類似的安排還有好幾項。

  數年前,體系、聯合還是靜靜躺在方案、教案裡的名詞。如今,體系訓練猶如翻卷的“後浪”,衝刷著備戰打仗的模式,改變著訓練模式,也改變著訓練場上的每一個人。

  作戰控制參謀王生鼎談到,過去“中軍帳”裡大多是作訓參謀,如今伴隨新體制新使命而生的新戰位、新職務比比皆是。任務規劃參謀、氣象保障參謀……頭銜名稱之變折射的不僅是能力之變、標準之變,更是一種專業化、體系化趨勢。

  王生鼎還發現,“中軍帳”裡的“方言”也在悄然變化,作戰的術語多了、精確的用詞多了,俗稱俚語和概略描述大大減少,下達戰鬥口令、傳遞作戰信息力求專業精准。新的“言傳”催化新的“意會”,指揮協同更加高效。

  體系化、實戰化改變著戰位能力觀,也改變著戰位價值觀。

  基地政委張雲德的話擲地有聲:“新體制高效運轉,需要每個戰位鑄牢打仗之魂、強化打仗之責、提高打仗之能。基地黨委要做的,就是激發每個戰位練打仗、謀打贏的昂揚狀態。”

  一年來,基地有109名幹部因備戰打仗實績突出被提升使用。立功受獎指標向戰訓一線人員傾斜,比率達到90%。曾在戰位上向習主席報告空防戰備情況的基地某處處長蔣方申,去年率隊參加空軍比武奪得團隊第一,被優先提升。

  讓一切戰鬥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湧流。今天,中國軍隊用練兵備戰的“加速度”,回報新時代的饋贈。

  天高雲淡,又是一個飛行日。基地所屬航空兵某旅10餘名改裝新員,迎來他們成為三代機戰鬥員的“畢業大考”。考題,正是體系作戰中的難題:近地支援精確打擊。

  令人意外的是,此次課目並非模擬,而是嵌入空降兵某部實兵演練中,由特戰隊員實地引導打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