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陸軍改變作戰模式暴露野心
http://www.CRNTT.com   2020-11-09 10:33:32


美陸軍小衛星項目。
 
  人工智能自動匹配

  當太空偵察數據被實時傳輸至地面站後,地面站系統內置的代號為“普羅米修斯”的機器學習算法系統,會將接收到的情報信息整合為目標數據清單,傳遞到一款智能軟件上。該軟件掌握所有武器的性能參數,將目標數據與武器系統進行對比後,可根據射程、位置、目標特征、武器性能和指揮官確定的目標優先級,將武器與目標進行最佳匹配。這一過程與打車軟件自動匹配車輛和乘客十分類似。該軟件隨後將火力計劃無縫傳遞給名為“高級野戰炮兵戰術數據系統”的火控系統,最終由指揮官決定是否實施打擊。

  儘管尼爾森拒絕透露目前該殺傷鏈到底有多快,但他指出,美陸軍以前需要數天、數小時才能完成的數據傳輸,今後僅需要數分鐘便可完成。

  實彈檢驗殺傷鏈體系

  今年3月,尼爾森領導的跨職能團隊在德國進行“從傳感器到武器”殺傷鏈體系實彈演習。演習中,美陸軍使用軍用和商用衛星,獲取大量光電圖像、合成孔徑雷達影像,並測試了電子戰輻射源探測與定位功能。低軌衛星傳感器將搜集到的目標數據傳輸給“泰坦”地面站,然後分配給相應武器系統。尼爾森稱,美陸軍現在能夠在戰區範圍內以極短時間完成整個火力殺傷鏈循環。跨職能團隊下一步的目標是如何將其盡快列裝部隊,以滿足作戰需要。

  美媒稱,美陸軍現代化戰略的不斷推進和各類導彈研發取得進展,預示著美陸軍未來作戰模式將發生巨大變化。在未來戰場,美陸軍將不再以裝甲機械化部隊為主要突擊力量,而是具備整合陸、海、空、天、網、電等多域力量的能力,能夠以遠程精確火力為其他軍種創造戰機,在聯合作戰中的地位將得到大幅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美陸軍這種基於低軌太空衛星傳感器的殺傷鏈系統仍面臨諸多技術難題。比如,自2019年發射低軌太空衛星至今,已有至少26顆低軌衛星在大氣層中墜毀。此外,成百上千的美國低軌衛星游弋於太空也遭到諸多批評。有評論認為,如此多的衛星將嚴重干擾天文觀測,增加太空飛行器碰撞風險。如果碰撞後的衛星碎片擊中更多衛星,可能引發不可逆的連鎖反應。

  來源:中國國防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