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遼寧號首次實彈演習:殲15反艦能力公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2 09:03:14


108號艦載機的左翼下掛有一枚YJ-83K反艦導彈。
 
  對航母打擊群反艦作戰半徑的初步探討

  結合靜態圖片與視頻截圖,我們可以確認的是,殲-15攜帶兩枚YJ-83K反艦導彈從第三起飛點升空沒有問題。雖然載彈數量小於海軍陸基航空兵的“殲轟-7A”,但得益於更先進的火控系統與艦載機性能,殲-15在遂行反艦任務時的作戰效能並不輸於飛豹。如果四架殲-15組成一個反艦攻擊波,那麼8枚反艦導彈是能夠對美軍的航母打擊群造成重大威脅的。但從111號艦載機著艦的時間點分析,反艦演習的時間較短,沒有測試殲-15在兩枚YJ-83K負載下的極限作戰半徑。

  公開資料顯示,單枚YJ-83K的重量約在1噸左右。按照一般對海攻擊的掛載配置,一架殲-15進行典型的遠程反艦攻擊時,會攜帶兩枚YJ-83K和兩枚用於自衛的格鬥導彈,總重大約在3噸。“庫茲涅佐夫”號搭載的蘇-33當時的測試數據表明,如果從195米的第三起飛位起飛,蘇-33的極限起飛重量在29噸左右(由於發動機和氣動設計類似,殲-15的數值應該與此接近),扣除戰鬥機的空重18.8噸,武器3噸,剩餘大約7.2噸的燃油空間。那麼,7.2噸的燃油能夠讓殲-15擁有多大的作戰半徑呢?由於殲-15的相關數據仍未公開,此處仍需依照蘇-33進行參考。關於蘇-33的載油量和作戰半徑較為可靠的數據是,蘇-33的基本載油量是5.7噸,在外掛為6.5噸的情況下,作戰半徑為768千米(450海里左右)。蘇-33的空重為18.8噸左右。但是,考慮到這三者相加的總和已經達到了31噸,超過了滑躍起飛29噸的極限,因此在實戰中基本不被允許使用。綜合網絡上“流傳”的消息,殲-15的減重幅度大約在1噸左右(介於17.8-18.5噸之間)。如果按照195米的滑跑距離、29噸的最大起飛限制,殲-15的極限配置應該是19噸(包含六個掛架的重量)加上機內滿油(5.7噸)+兩枚反艦導彈(2噸)+4枚近距格鬥彈(1噸)起飛作戰。在這種模式下,殲-15的作戰半徑應該能超過400海里,接近500海里。

  但是,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需要考慮。一是甲板風。甲板風對於飛機的起飛重量影響非常大,如果航母以30節全速行駛,殲-15就能夠獲得可觀的額外起飛增重。二是飛行剖面。反艦飛行模式下,戰鬥機會採用“低-高-低”的飛行剖面。由於長期低空飛行會增加阻力,因此這種飛行模式下的殲-15的作戰半徑會相應減少。這裡,只有通過機身減重和航母全速航行,才能得到額外的1噸起飛重量來裝載燃油,從而保障殲-15擁有更長的巡航時間。因此,即便在最惡劣的環境下,殲-15在典型的反艦攻擊模式(機內滿油加2枚YJ-83K加2枚近距格鬥彈,起飛重量不足27噸)下,依然能夠實現400海里左右的作戰半徑,儘管這一距離已經超越了航母打擊群自身的預警範圍。此外,由於殲-15應該很少以29噸的極限重量起飛,所以以典型對艦攻擊模式起飛的殲-15仍留有一定的靈活配置的餘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