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反導專家:在戰爭前為國家拿出殺手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5 15:53:27


 
  陳德明建模計算後,給出的危險區域面積大幅縮小,危險區內的人口不到800人。

  試驗結果證明,彈體實際落點全部在陳德明估算的落點分布範圍內,成為導彈殘骸分布堪稱完美的經典估算。有人開玩笑說:“不管導彈怎麼飛,都飛不出陳德明的手心。”

  “搞科研的人,只有心無雜念,才能有所成就”

  “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老一輩的錚錚誓言影響著一代代的基地人。耳染目濡,“兩彈一星”精神已融入陳德明血脈。隨著一項項重大項目的完成,他越來越感受到我們黨和這支軍隊的偉大。也愈發堅定了要盡心盡力,運用自己的智慧為國效力的決心。

  陳德明少時命運多桀。1967年,他出生在湖南常德一個農民家庭。在他剛學會走路時,在田間勞作的母親突發疾病撒手人寰;六七歲時,一直帶他的奶奶和爺爺相繼病逝;他上初二時,視他如親子的叔叔也離開人世;他14歲時,父親又突然離世。

  在親戚的照顧下,聰穎的他有幸繼續學業,並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航天動力與飛行試驗專業,這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專業。

  畢業後,學得一身“好武藝”的陳德明謝絕導師的好意,放棄留在長沙發展的機會,選擇了參軍入伍,到最邊遠、最艱苦的西北大漠工作。

  上世紀90年代,基地不但環境閉塞,黃沙漫天,各項設施還都比較落後。那個年代,計算機是奢侈品,陳德明所在的總體室幾十號人僅配有一台“老古董”電腦,搶著上機搞運算是常態,還常常為等一個計算結果要熬到半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