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精兵之路:解放軍史上的10次大裁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8 16:42:20


 
  決策“消腫”已屬不易,實行起來更是難上加難。裁並機關、裁減部隊、轉隸關係、精簡幹部、提高合成程度、調整軍隊院校等一系列舉措實行之後,到1990年,全軍總員額降至319.9萬人,共裁減103.9萬人。人民解放軍整編了若干個集團軍,新組建了陸軍航空兵、電子對抗兵等部隊,同時加強了特種兵建設,海軍、空軍也加強了諸兵種的合成。

  當1986年“國際和平年”來臨時,裁軍百萬的戰略性行動已總體完成。這第八次大裁軍與以往不同,並不是簡單的裁減人員,而是軍隊結構性的大調整,標誌著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已經由“準備早打、大打、打核戰爭”,轉到圍繞現代化建設這個中心全面提高指揮和打贏現代化戰爭能力的基礎上來。事實證明,“減少一百萬,實際上並沒有削弱軍隊的戰鬥力,而是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往事鏈接

  裁撤命令下在最前線

  自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來,華北地區持續乾旱,天津遭遇到歷史上罕見的水荒,幾千家工廠面臨缺水而被迫停產,近800萬人民群眾的生活深受影響。1981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興建引灤入津工程。工程中最關鍵、最複雜的是在河北省遷西縣境內開鑿一條高6.25米、寬5.7米、長9600米的穿山引水隧洞。工程總指揮、時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把這個最艱險的任務交給了鐵道兵第8師。

  1982年3月,第8師官兵們高唱著《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來到引水隧洞工地——景忠山下。這一地區石質複雜,塌方頻繁,施工難度相當大。

  就在官兵們不畏困難,爭先請戰,夜以繼日地進行正洞掘進時,5月23日,師長劉敏、政委張景喜奉命趕到北京參加鐵道兵黨委緊急擴大會議。誰也沒想到,幾天後,他們帶回來一個令人心碎的消息:鐵道兵並入鐵道部,全體官兵脫下軍裝,集體轉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