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919意義堪比殲20 每個螺釘國產不現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8 12:07:57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新華網發表《陳虎點兵》專稿文章稱,11月2日,中國商飛研發的首架國產C919大型客機終於走下了生產線。這無疑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是興奮之餘,我們也聽到了各種各樣“不同”的聲音,這裡面有質疑的聲音、有不滿足的聲音,也有擔心的聲音。

  質疑“國產”?——每一個螺絲釘都國產是不現實的

  “質疑”的聲音,最典型的就是對所謂國產大飛機這“國產”兩個字的質疑。有人說,C919實際是一個國際合作的產物,它的許多核心的部分,包括它的發動機,都是和國外合作的產品,那麼這樣的一個大飛機,能夠叫做國產的嗎?

  對C919 的“國產”的質疑,不妨用我們身邊的例子比對。比如說我們的大廚做出來一道受歡迎的新菜品,但這個菜並不是全部工序都由大廚完成,它的加工過程中有負責切菜的、洗菜的。而大廚所要做到的就是按照他的方法烹制成受歡迎的菜品,能說這個菜不是大廚烹制的嗎?

  其實,商用大客機,目前全世界的研發生產方式,都是國際合作的方式。像商用飛機這樣的項目,國際合作就如同大廚烹飪名菜一樣,核心的東西就是整體設計,誰掌握了整體設計誰就掌握了這架飛機最終的知識產權,掌握了整個核心技術。實際上沒有哪一個型號的商用大飛機,每一個螺絲釘都是由一個國家生產的。對於中國,這個剛剛走上這條商飛研發道路的國家,要求每一個螺絲釘都在國內生產,顯然是不現實的。同時這也是不符合商業規律,因為國際合作可以使大客機研發的技術風險和成本降到最低,使它的性能達到最優。

  C919研發的規劃表明,隨著這個飛機不斷走向成熟,它的國產化程度也會不斷提高,特別是發動機。實際上我們國內也有並行的長江-1000高性能發動機的研發規劃,國產化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可能是比較漫長的。

  那麼如何使我們的大飛機能夠盡快研發生產出來,走向市場被更多的用戶所接受?顯然國際合作是一條便捷的道路,是一條捷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