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最近有關解放軍海軍的報告指出,在2005年,解放軍海軍擁有51艘柴電潛艇,8艘核潛艇,到2014年,柴電潛艇的數量增至59艘,核潛艇數量增至9艘,而到2020年的時候,柴電潛艇的數量將增至63艘,核潛艇的數量則將增至11艘。
鑒於潛艇的壽命周期在20至30年之間,所以屆時解放軍海軍潛艇艦隊中會有不少是“元”級潛艇。而且,到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時,該級潛艇仍將是解放軍海軍的關鍵力量。一旦中美兩國在台灣附近或南海發生衝突,“元”級潛艇勢必都將在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因此,對於美國決策及及防務圈而言,詳細了解該級潛艇的設計及優劣點意義重大。
體形較小卻犧牲了大量重要性能
任務一款武器都絕對不可能做到價格低廉且完美無缺,這就是權衡分析之所以出現的原因。妥協有時候是不得以而為之。了解“元”級潛艇設計師願意或不願意犧牲的能力,有助於了解解放軍海軍的目標及思維模式。
根據有關“元”級潛艇的公開信息進行權衡分析可見,解放軍海軍把該級潛艇設計成了一款小型、靜音、慢速、反水面作戰平台。但毋庸置疑,“元”級潛艇能夠執行柴電潛艇的傳統任務,例如地區情報收集及沿海防務,但權衡分析暗示出,該級潛艇主要設計用於充當可在難以進入的淺水區長時間潛航的反艦巡航導彈(ASCM)發射平台。
日本“蒼龍”級常規潛艇與“元”級潛艇存在鮮明對比。“蒼龍”級潛艇艇長84米,吃水10.3米,艇寬9.1米,人員編制70人。相比之下,“元”級潛艇艇長73至75米,艇寬8.4米,吃水5.5米,人員編制58人。對於“元”級潛艇的水下排水量,不同的消息來源給出的數據各不相同。總體來看,與“蒼龍”級潛艇相比,“元”級潛艇更小:吃水淺近5米,艇長短約10米,艇寬窄約0.7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