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盤點中國空軍11任司令員:1人差點毀了空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7 14:24:43


 
  馬曉天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出身將門,父親是解放軍政治學院原教育長馬載堯。馬載堯曾被一位老朋友這樣評價:“思慮周全,語言與文字表達皆屬上乘,個人涵養尤其好。”馬載堯在部隊從事幹部政治培訓工作長達30多年,在教育培養子女方面同樣不曾放鬆。​

  上世紀60年代初,時值“過糧食關”的困難時期。馬載堯的一位老戰友從廣東到北京開會,順便看望他。可一見面,老戰友的心情就備感沉重:當時的馬載堯骨瘦如柴,一家七口都面帶菜色,精神也很差。這位老戰友思來想去,最後硬著頭皮找到一位在海軍後勤部門工作的朋友幫忙弄了一桌飯菜,為老馬全家“改善改善”。馬載堯一家到餐廳坐下後,儘管幾個孩子已經饑餓難耐,但都規規矩矩地等著大人發話。老戰友對孩子們說:“別客氣了,快吃啊。”就在大家剛要動筷子的時候,年僅十一二歲的馬曉天突然問了一句:“伯伯,我們今天可以吃飽飯嗎?”老戰友先是一愣,等明白過來這話的意思後,哽咽著說:“可以,當然可以往飽了吃!”日後每提及此事,這位久經沙場的老軍人都忍不住要落淚,他說:“要知道馬載堯怎麼教育孩子的,聽聽曉天這句話,就什麼都不用說了。”​

  16歲那一年,各方面身體條件都非常過硬的馬曉天終於圓了自己的參軍夢,並考入軍校,成為空軍某航校的學員。​

  從空軍轉業到人民日報的高級記者徐建中,30多年前就採訪過馬曉天,至今一直沒有間斷聯繫。22歲時,馬曉天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並在3年後成為當時空軍最年輕的飛行副團長。徐建中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新聞”,先後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數次對馬曉天進行跟蹤採訪,寫出人物通訊《塔台上的“兒童團長”》,發在解放軍報上。“塔台上,馬曉天手拿話筒,沉著地指揮18架戰鷹進行高難度訓練……”一名新中國年輕空軍指揮官的成長經歷,激勵了無數同齡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