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海軍三大作戰計劃曝光(組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2 14:38:22


資料圖:遼寧艦在南海海域,首次進行了以該艦為核心的編隊航行訓練。
 
  但是,另一方面,海軍建設不能脫離國情軍情。海軍的建設與國家的整體實力密切相關,在國家一窮二白的建國初期,海軍建設只能放在相對次要的位置。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在海軍建軍初期就提出了,要“以飛機、潛艇、快艇即‘空、潛、快’三項為重點”的輕型海軍的戰略指導。應當說,優先發展“空、潛、快”為重點的輕型海軍兵力建設,是根據當時中國的國情,迅速完全對台作戰準備,以及相當長時期國家海防建設的需要,而制訂的一個英明決策。在當時我國經濟落後,造船工業基礎薄弱,國家的財政經濟情況差,沒有也不可能拿出大筆經費來用於海軍建設發展的情況下,優先發展“空、潛、快”是迅速形成作戰能力,完成軍委賦予海軍作戰任務的需要而做出的科學戰略決策。一九五六年六月海軍召開第一次黨代會,提出了“三個服從”的方針:“在海軍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的關係上必須服從國家經濟建設的方針;在海軍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係上,必須服從發展空軍和防空軍為重點並相應地發展海軍的方針(因為當時軍委提出以發展空軍和防空軍為重點);在海軍建設的內部關係上必須服從以發展空、潛、快為主並相應地發展其它各兵種的方針”。

  海軍作戰範圍,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都是“近岸防禦”,其作戰範圍確定在我輕型兵力的作戰半徑以內,通常遠離陸岸不超過300公里。在分析海軍的作戰問題時,肖勁光等領導認為,我們與強大對手在技術裝備上的差距,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很難彌合,敵強我弱狀況決定我們海上作戰的戰術,不能作堂堂之陣的大編隊對壘,只能利用突然性,用破襲游擊戰術,不斷打擊消滅敵人,積小勝為大勝,充分利用和發揮我之有利條件,利用和製造敵人的不利條件,進行持久作戰。同時不放棄有利條件下對敵人實施集中打擊的殲滅戰,逐步轉變敵我力量對比,求得最後殲滅敵人。在敵人向我進行大規模登陸進攻時,海軍應在軍委意圖下積極配合陸、空軍進行抗登陸作戰,把主要打擊放在敵上陸階段。在我海軍力量尚薄弱之時,我們難以在中遠海對敵進行主要打擊。在敵擬上陸的近岸海區,可利用我一切力量協同陸、空軍進行有準備的作戰,以逸待勞,殲滅敵人。因此,確定了“海上破襲游擊戰與沿海抗登陸作戰相結合是未來海上作戰的一種主要作戰形式”。

  這一時期的海軍有點類似於海軍戰略家馬漢所說的“要塞艦隊”即海上的機動兵力,是沿海各“要塞”的附庸,海上艦隊的存在是為了保護陸上的沿海基地或要塞的安全,即使犧牲海軍艦隊也要保護好沿海要塞的安全。“空、潛、快”三種兵力中,飛機的機場在陸地,其作戰半徑不大。快艇噸位小,主要是在依托島岸掩護下前出作戰,其作戰範圍也十分有限。潛艇主要適合於打分散的海上游擊戰。在當時海軍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海軍的戰略任務主要是協助陸軍抗擊來自海洋方向上的威脅,完成“近岸防禦”的戰略任務。因此,這一時期對戰略環境的判斷和做出的戰略決策是十分正確的,對於維護特定時期國家海防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