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中國切香腸戰術使美海空一體戰一無是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7 12:46:33


 
  然而,執行這種戰略,幾乎肯定需要亞太地區出現更有組織性的集體防禦機制——類似北約,或至少是海灣合作委員會——而大多數觀察人士認為,就亞洲的政治現實而言,這是不切實際的。文章表示,這種戰略還需要美國停止鼓勵地區盟國投資像F-35戰機這種高端防務平台,並鼓勵他們採購大量低端平台。美國可以通過向關鍵亞洲盟國贈送退役武器平台,來幫助預算不足的亞洲小國獲得這種資產。 

  文章指出,如果美國不能更有效地管理其亞洲盟國的資源與目標,那麼其將需要阻止或擊敗中國的低端與高端挑釁行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辦法是部署規模大且能力強的武裝部隊。這樣一來,華盛頓就需要找到辦法,打造一支既有能力阻止並打敗中國“切香腸”戰術,又有能力阻止中國潛在高端挑釁行為的大規模部隊。實現這一點的最佳(唯一?)合理辦法就是打造一支規模龐大、能力較低的常規力量,用以應對中國的“切香腸”戰術,同時利用其核武器阻止中國採取像入侵台灣或日本部分領土這樣的更具挑釁性的行動。 

  這種戰略非常沒有吸引力,但並非沒有前例。文章援引據美國學者弗朗西斯?加文的話稱,在冷戰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及其北約盟國都找不到只通過常規手段阻止蘇聯入侵西歐的合理辦法。儘管冷戰時期大多數總統上任時都決心降低軍隊對核武器的依賴,但現實是,為了防止歐洲發生全面戰爭,美國及其盟國不得不轉向核武器。 

  不過,文章指出,不清楚在亞洲這種戰略是否會發揮效用。而且,這種戰略是否的確能有效地阻止蘇聯入侵西歐,或者是占領整個歐洲在蘇聯待辦事項清單中所處位置並不高,這都不得而知。文章進一步指出,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於歐洲與亞洲的不同環境。 

  具體來說,歐洲是一個陸地戰場,冷戰時期面臨的主要威脅是蘇聯從陸上入侵西歐。相比之下,亞洲是一個海上戰場,這有可能會複雜化美國會在全面戰爭中利用核武器的承諾。如果美國使用核武器的承諾缺乏可信度,那麼亞太地區國家就有可能會尋求擁有獨立核武庫。對於像日本這種擁有極為先進的民用核項目的國家而言,尤是如此。這些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然而, 時間不會使它們變得更簡單。因此,目前最危險的行動就是繼續當前路線,假裝中國的“切香腸”戰術與美國的軍事計劃無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