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綠色船舶”駛向全球
http://www.CRNTT.com   2024-04-04 16:39:42


 

  “如此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船舶,達飛集團一共下單了10艘,除了交付的1艘之外,另外9艘正在同步批量化建造,非常考驗數字造船、精益造船水平。”北海造船有關負責人介紹,面對緊張交期帶來的挑戰,北海造船實現大型環段建造工法的突破,相較於傳統建造工藝,可有效提高船塢區域場地利用率及各階段完整性,減少塢內搭載作業工作量,縮短塢內施工周期。“造船就像‘搭積木’一樣,我們根據船東的需求來‘定制’,在地面上完成船舶每一分段的建造,最後進行船體合龍工序,從而大幅縮短船舶總體及配套設備的生產交付周期。”

  全面提高綠色船舶國際競爭力

  2023年,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船舶製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船舶製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綱要》提出綠色產品、能源利用效率、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等新要求,這體現了中國造船業引領世界綠色發展進入新階段。”曹博說。

  當前,中國綠色船舶總體規模還較小,仍面臨不少挑戰。

  運費收益的不確定性與高船價、新型清潔燃料較高的使用成本間的矛盾影響了部分船東下單節奏。曹博介紹,中國船協分析認為,部分船型在高船價環境下的成本回收期將會延長,可能影響部分船東的下單決心。“不過到目前為止,中小型船舶的成本回收依然可觀,也符合歐洲區域運營船型的特點,這是看好中小型船舶的另一因素。另外,綜合考慮當前綠色甲醇等新型燃料的使用成本,很難與傳統燃料形成競爭力。”曹博說。

  “船用綠色燃料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建設也有一些困難。以甲醇為例,市場供需不平衡、儲運及加注體系尚未建立、新能源上游企業的融資條件需優化、相關標準和規範的缺失等問題均亟待解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船長倪迪介紹,目前中國綠色甲醇的生產處於剛起步階段,而且綠色甲醇的儲運及加注環節的相關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等也較為薄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