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
http://www.CRNTT.com   2024-03-02 15:37:58


 
  每一座名城在文化和空間上都有獨特的設計,體現了地理環境、人地關係和歷史發展脈絡。在著力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構建大保護格局的今天,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至關重要。近年來,北京、上海、杭州、福州、揚州、蘇州等歷史文化名城在遺產保護利用、文化傳承傳播等方面都有好的實踐探索,讓古老的城市文化在當代社會綻放新的光彩。

  歷史城市的形成過程包含對自然的合理利用和適度改造,積累了城市空間營造的傳統智慧。良好的歷史空間形態、宜人的環境景觀、低碳的運行方式、多元的空間肌理,為社會包容性和環境韌性創造了條件,為未來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保護與激活城市空間記憶

  人類生活的豐富性依賴於對過去的記憶能力,而人的記憶依托於空間和社會環境。城市,作為大地上層積下來的數代人的奮鬥結晶和文化記憶,是一種社會存在,也應當作為文化遺產或集體記憶進行保護。

  老城區等歷史空間具有豐富的多樣性,保存著大量可閱讀的細節。在評估城市歷史肌理及社區環境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規劃和城市保護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將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視作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這種方法也將為整個社會發展提供一種可持續城市模式。

  “老城不能再拆了”。這要求各地結合可持續發展目標,建立更好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戰略和更完善的保護管理機制。將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作為平衡城市發展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戰略措施。要把老城區環境改造提升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整合起來,保持和維護歷史空間特徵,全面改善社區人居環境,讓歷史遺產和現代文化交相輝映。

  城市,不只讓生活更美好,還是規範人們日常生活並展示日常生活面貌的建成環境,是具有價值觀和信仰體系的生活社區。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更新工程必須遵循維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歷史風貌的完整性、社會生活的延續性和城市功能的多樣性等原則。在進行建成環境空間維護時,應當尊重地方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生態環境,保持社區文化的可持續性。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實踐,將有助於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社會凝聚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