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見龍在田:洛陽出土銅鏡上的龍紋縱覽
http://www.CRNTT.com   2024-02-23 11:28:16


 
  宋元夢縈

  北宋洛陽雖為太祖趙匡胤的出生地,卻未能續寫大宋160餘年的京都華章,只是作為文化中心的西京,出現在文人吟咏的詩賦裡,正如歐陽修的詩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在洛陽所見宋金元明時期銅鏡中,北宋鏡所占比例較多,題材以花卉為主,如牡丹鏡、芙蓉花鏡、菊花鏡等,顯示出宋人寄情於自然的閑適心境。

  這一時期銅鏡多見於隋唐洛陽城遺址及其附近地區。所出銅鏡數量較少,大多發現於北宋墓中,金、元時期銅鏡出土數量寥寥無幾,龍紋鏡極少。如1990年在洛陽北郊龍泉溝西側邙山嶺地上發掘235號北宋晚期仿木結構磚室壁畫墓,出土一面直徑24.6厘米的雲龍鏡。龍首位於鏡鈕下方,尖吻突出,頭上長角。身軀卷曲上卷,呈逆時針方向繞鈕旋轉,儼然就是一條巨蟒。雙翼於曲頸後揚起,前肢一抬一按,一條後腿與長尾相交纏,另一後腿被龍體所掩,龍爪均為三個爪(圖十四)。此鏡原來是用兩股鐵鼻貫穿鏡鈕,用鐵釘固定於墓室內頂部,真正體現出“飛龍在天”的寓意。此墓另出土一面直徑僅5.3厘米的十二生肖鏡,內區鑄十二地支銘文,外區相應位置飾以十二生肖像,惜“辰”銘與辰龍形象模糊不清。

  1985年,洛陽郊區紅山羅灣村6號金墓出土雙龍丹鼎鏡,中央鏡鈕兩側各有一條降龍,龍首正對鏡鈕,身形向上盤旋,前肢一起一落,護佑鏡鈕,後肢與龍尾相交纏。鈕下有一尊三足丹鼎,立於水岸之上。水中有一只神龜,昂首曲頸(圖十五)。其雙龍丹鼎紋飾應是受到了南宋銅鏡的直接影響,而降龍造型則是仿自唐代盤龍鏡。

  洛陽建材廠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墓出土一面八卦十二生肖鏡,雙線八角鈕座外,分別環繞八卦卦文、十二生肖像、銘文帶各一周。辰龍形象不易辨識,似呈行走狀。

  總之,通過對洛陽戰國至宋元時期龍紋鏡資料較為全面、系統地梳理,可以總結出以下三點認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