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將持續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
新年已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4年財政政策定下的關鍵詞是“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王東偉解讀說,所謂適度加力,主要是四點:一是保持適當的支出強度,釋放積極的信號;二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資規模,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三是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底線;四是優化調整稅費政策,提高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有效性。
對於“提質增效”,他解釋說,就是要在6個方面下功夫,即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績效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增強財政可持續性、強化政策協同。“要把錢用在刀刃上、關鍵處,同樣的錢花出更大成效,實現更高效益。”
他尤其提到財政政策要從投資和消費兩方面發力,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在孫鯤鵬看來,這既需要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尤其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通過稅收引導社會投資,同時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支出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拉動對新興戰略性產業的投資,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又需要進一步兜牢基本保障,“包括醫療和教育相關保障,尤其是缺口相對較大的‘老老人’和‘小小孩’的養育問題,從而解決居民擴大消費的後顧之憂。”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科技領域近年來被優先予以保障。財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2023年,我國財政科技支出從8327億元增長到10567億元,年均增長6.4%。王東偉表示,2024年,財政部門將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舉措推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財政政策的重要任務之一無疑是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在吳棋瀅看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一系列政策工具如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稅收優惠、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先進製造業產業投資基金等,將被用於解決基礎產品、核心技術、關鍵軟件等方面的難點堵點問題。此外,在激發科研人員活力方面,兩個改革試點也將帶來利好,一個是支持推進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另一個是加快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