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首部銀發經濟政策文件出台 聚焦近3億老人
http://www.CRNTT.com   2024-01-23 15:18:47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97億,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超2.17億。這意味著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較快的國家之一。

  “涉及近3億人群的工作,肯定是國之大事。”在胡祖銓看來,經濟社會發展是以服務人為最終目的,當人口發展變化時,經濟結構也需要適應人口結構的轉變作出調整。“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正是發展銀發經濟的重要起點”,他進一步補充說,從短期看,養老照護等基本養老服務存在供需缺口,從長遠看,銀發經濟發展前景廣闊。

  這也對應著《意見》兼顧當下與未來的特點。《意見》提出四方面26項舉措,既聚焦當前民生短板,提出解決老年人七方面急難愁盼需求,包括養老助餐服務、居家助老服務、社區便民服務、老年健康服務、養老照護服務、老年文體服務、農村養老服務。同時著眼未來,提出培育發展七大潛力產業,更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當前,我國老年人的健康與養老需求還沒有完全釋放,供給側處於起步階段。”在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教授陳功看來,《意見》鼓勵和引導國有企業結合主責主業積極拓展銀發經濟相關業務將推動健康和養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對於目前普惠性養老服務發展現狀,陳功分析說,主要問題還是供需錯配問題。“一方面是民辦機構與公辦機構之間的矛盾,公辦機構近幾年在護理型床位建設、政策扶持和設施改造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但民辦機構、偏遠機構入住率較低,入住養老機構的標準不清晰、評估科學化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城鄉養老服務錯配矛盾。農村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足,尤其是護理型床位還是欠缺,服務設施質量不高。”陳功告訴記者,農村老年人購買力低,養老服務機構成本回收周期長,投資收益率較低,影響社會資本進入,加之政府政策落實不到位,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的投資缺乏,專業護理人員隊伍也比較短缺。

  如何盡快補齊農村養老短板?陳功建議農村可以考慮發展鄰里互助、時間銀行(積分儲蓄)等互助式養老服務,“這是農村低成本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有力探索,可以將居家社區養老在農村有效落地,同時也要加強敬老院改造,做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並引導鄉村振興資本向加強鄉鎮、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布局,結合旅居、康養等新模式探索農村養老新路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