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多重利好助推銀發經濟駛向新藍海
http://www.CRNTT.com   2024-01-23 10:45:17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隨著健康、養老等服務需求增加,銀發經濟催生的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崛起。記者從22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獲悉,2023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規模達5萬億元。下一階段,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

  “每天上午10點半,社區餐廳準時開餐,前來用餐的老年人絡繹不絕。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推出了上門送餐服務。”紫竹院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作為北京市首家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今年元旦剛剛投入運營的紫竹院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承載老年食堂、老年學堂、康養娛樂、街道養老服務調度中心等多元功能,提供中長期照料、短期托養、居家照護等專業化照護服務。

  據悉,今年北京市將建設10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實現中心城區全覆蓋。點位設置將綜合考慮空間距離和老年群體人口數,合理布局。

  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正是我國銀發經濟發展的縮影。我國有近3億老年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質的願望在不斷增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表示,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涵蓋一二三產業,孕育著新機遇,也必將催生新領域和新賽道。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4方面26項舉措,發展老年人急需的高頻服務,擴大產品供給,培育潛力產業。

  “當前,我國銀發經濟剛剛起步,供給體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滿足老年人需要,質量效率也有待持續提升。”張世昕說,現階段相關產業主要集中在餐飲、護理、保健等基礎養老服務方面。而老年人多元化、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卻尚未得到有效滿足,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針對產業短板弱項,《意見》從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康復輔助器具,到抗衰老、養老金融和老年旅遊等高品質服務,再到全社會適老化改造,重點謀劃了七大潛力產業,包括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拓展旅遊服務業態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