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描繪千年運河的古韵新貌
http://www.CRNTT.com   2024-01-14 15:02:39


 

  尊重藝術創作主體的差異性表達,是運河主題藝術創作充滿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主辦的“百年江蘇”大型美術精品創作工程中,由8名畫家創作的“大運河新顔”系列作品各美其美。大運河共流經江蘇8個地市,8名畫家各選其一,共描繪了8處不同的城市風貌,或工或寫,或彩或墨,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畫面風格。如欒劍的《大運河新顔—淮安段》聚集了“河下古鎮”“千年齋”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紀念場所和文化符號,試圖喚醒民眾的文化記憶,並與之建構起密切的文化心理聯繫;馮豪的《大運河新顔—蘇州段》呈現高空俯瞰視角下獨特的山川地貌,運河從蘇州古典建築園林構造的歷史文化空間穿過,形成古典與現代的共生共存。

  青春的色彩,讓運河敘事更富活力。在“古運今風”大運河主題畫展上,10餘名青年美術工作者畫出了他們自己心目中的運河。生長於斯的他們,將那些關於大運河畔的“人間煙火”與“市井百態”生動地融入畫面,當代大運河的鮮活樣貌在作品中得到極具個性化的真實表達。“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主題工筆重彩畫青年創作人才培養”項目作品展中,30名學員創作的90幅工筆重彩作品和30幅版畫作品,如《乘著高鐵游運河》《大河之韵》等,從各自的視角,以概括且意象化的藝術手法,運用艶而不俗的色調,表現了運河之美。青年美術工作者從個體經驗角度完成了一幅幅情真意切的“大運河微敘事”。

  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體量巨大。今天,大運河主題創作與展覽方興未艾,因為在藝術家的心中,運河情懷綿延不絕,運河精神歷久彌新,運河故事傾訴不盡。以富有時代氣息的美術創作更好傳播大運河文化,推動大運河文化的活態延續與創新發展,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美術工作者傾情的藝術實踐。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武洪濱(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