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絡文學創作的現實主義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4-01-08 11:38:25


 
  中國現實主義文學所強調的並非是文本客觀“真實”描寫的或者文本敘事的“真實性”,而是追求一種存在於創作動機與文本批評標準之間的某種觀念性的“現實”,而這種觀念性的“現實”又是一種動態的歷史概念,它可以是新文化運動中的那種歷史使命感,或者民族自省精神;也可以是源自學術研究或者出於延續現實主義作品血脈的某種妥協——比如“新寫實”小說。

  既然存在於中國現實主義文學中的觀念性的“現實”是一個動態的歷史概念,那麼對於中國網絡文學,尤其是網絡現實主義文學而言,其顯然應當是一種當代精神,或者說時代精神的呈現。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全職高手》這部幾乎完全不具備客觀“真實性”的小說依然可以作為網絡現實主義文學的原因。這是因為其敏銳地捕捉到了彼時方興未艾的電子競技浪潮以及在此浪潮之中的新一代青年的生活與精神。

  因此,中國網絡文學的現實主義,既不同於現代文學中希冀的歷史責任感,也不同於當代文學中追求的社會責任感,或許其應當是一種基於在對國家與社會歷史主潮的把握下,重構被現實表象所掩蓋的“真實”之主體。簡單來說,就是重新建立網絡文學與讀者之間真正意義上的“時代共情”——即在讀者與文本之間,於當代的歷史之中,實現主體間或者主客體間的共情。網絡文學的現實主義創作並不需要拘泥於對客觀世界“真實”書寫,也並不是只能限定於現實題材之上,其創作路徑在於實現觀念性“現實”的書寫,其成功表現的結果便是實現讀者與文本間的“時代共情”。

  從當下成功的網絡文學來看,單純的“爽”文已經不再為讀者所持續關注。具有持久影響的作品,更多的是在讀者與文學文本之間形成的“共情”。那麼對於現實主義文學來說,這種“共情”則必須是“時代”的。成功的網絡現實題材小說,除去部分是將現實題材與傳統網絡文學“爽”的範式做了結合之外,大都還是給讀者帶來一種能夠體驗到的與時代浪潮,或者說國家發展同調的精神“共情”,這種“時代共情”可以是批判,可以是反思,也可以是頌揚,而採用現實題材創作只是因為更容易實現這種“時代共情”。實際上,在很多過分追求客觀“真實”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中,其反而可能缺乏這種“時代共情”,往往成為某些知識的“宣講器”、某種現實版“龍傲天”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