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海安經開區:“科創強區”的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1-07 14:56:12


 
短短幾年,海安經開區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研發平台已長成一個商機無限、潛力巨大的新藍海。

“客戶的科研成果在這裡先行生產試驗,達到設計要求後,再提交給客戶或進一步孵化與量產。”據海安經開區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園科技與人才科科長李亞瑋介紹,園內8家研究院均實現研發生產一體化,大大縮短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孵化進程。

“研究院最擅長的就是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孵化。”海安上海交通大學智能裝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超坦言,從2014年初創時12人的團隊,到2019年成長為上海交大與海安市政府對接合作的校級研發平台,落戶9年來,該研究院服務企業超過50家,最大一筆軟件技術服務金額逾1500萬元。

而今,海安經開區8家大院大所組建的技術轉移機構,涵蓋智能裝備製造、軌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不僅為本地企業提供高效的技術和人才支持,還加速自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為海安孵化出眾多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僅海安上海交大研究院就在海安經開區孵化了交睿機器人、佳格智能、賀穎智能、海疆智能等多家科技公司,助推機器人智能產業發展。目前,海安經開區已成為機器人產業集聚地。

培育創新生態見效成勢

海安經開區立足創新,搭建平台,營造創新生態環境,有力推動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前不久,經開區聚酯離型膜材料產業成功入選江蘇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至此,海安經開區已擁有2家製造業單項冠軍、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一主一新一特”三大主導產業(現代紡織、新能源新材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占絕對優勢,達到26家,其他產業僅占2家。從份額上看,“專精特新”企業產值規模已占到全區企業總產值25%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