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向“新”而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12-30 06:33:16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進方向,緊跟技術創新前沿,掌握研發主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於產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為產業體系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動力。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明年工作重點之一。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如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推動產業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值得重視。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加速,科技創新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已經成為助力我國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突破3萬億元,位列世界第13位,延續了較快的增長勢頭,特別是海洋科技、農業科技、氫能源、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已經走在世界前列。而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化產業體系質量的高低,與科技創新的融入程度密不可分。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就必須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進和發展方向,緊跟技術創新前沿,掌握研發主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於產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如此才能為產業體系持續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動力。
  
  眼下,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仍面臨產業結構單一、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基於此,要多措並舉,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向“新”而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如今,一些舊有的經濟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尋找新的增長引擎離不開科技創新。可利用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突破,引進自動化裝備和智能工廠,培育和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提升企業生產力,加快傳統產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轉型升級。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綜合效益以及成長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如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以及低空經濟等,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聚焦量子信息、類腦智能、基因技術等前沿技術,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我國擁有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通過校企合作,建立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和孵化器,將這些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實現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應以科技賦能成果轉化,洞察市場需求,加速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提升重點領域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直接關乎產業安全。對此,應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在關係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以及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通過政府布局與統籌規劃,科學制定產業規劃,明確各產業的發展目標以及發展方向,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突破。同時,應引導社會資源向重點產業聚集,如基礎材料、半導體等關鍵領域,鼓勵企業加大設備更新和技術研發力度。調動政府、企業、平台和行業協會等的作用,建立協作管控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促進各主體之間的溝通交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中下游的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實現供需匹配、協同創新,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要從全鏈條角度考慮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建立健全風險預警和應對機制,關注產業鏈薄弱環節,以科技創新、產業協同、優勢互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水平。
  
  強化對基礎前沿研究的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塑造有利於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創新生態,加強政府引導,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增加經費投入,系統推進戰略導向、前沿導向和市場導向的基礎研究,通過部署組織重大基礎研究任務,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建設高水平支撐平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平台引領,建設開放平台和創新載體,包括科技創新示範區、創新孵化器等,為科研人員和創新企業提供設施、技術和資金扶持。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促進發展。通過與一流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共享資源、技術和市場信息,吸收先進經驗。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並利用好國際科技創新資源,推動國內科技創新發展,為經濟提質增效提供有效支撐。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曹守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