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3D打印,這樣走進我們的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24-01-05 17:01:07


 
  郝永強清楚地記得兩年前一位16歲女孩由母親陪同來向他求助。當時,這名患者飽受左小腿疼痛困擾,連走路都成問題——臨床診斷為“左脛骨近端腫瘤”。

  “切除腫瘤會引致骨缺損,傳統的治療方法採用自體骨或異體骨移植,都存在一定風險或缺陷,如二次手術創傷、疾病傳播、免疫排異、骨來源受限等。”郝永強說。

  看著陳列室冷冰冰的模型,聽著讓人一頭霧水的術語,患者和家屬都有點蒙,但郝永強還是說服他們,同意採用一項新技術——那是中國科學家開創的“生物3D打印活性骨修復骨缺損”技術的首次應用。

  3D打印活性骨被植入缺損部位,慢慢降解並釋放出搭載的患者自身的幹細胞及活性生長因子,與缺損區域周圍骨組織細胞相互作用,骨形態完全匹配,修復速度也大大加快。

  效果出乎患者預料。術後一個多月,這名女孩就能活動自如了,不僅回到課堂,還能上體育課。

  從醫35年,在郝永強幫助下,已有成百上千名患者感受到3D打印技術的溫度。“上世紀90年代,國內醫生會優先選擇國外的技術和產品。現在,從原材料到設備軟硬件再到實施手術,我們實現了3D打印骨科手術技術和產品的完全國產化,手術成果讓外國專家瞪大眼睛。”郝永強說。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3D打印創新研究中心成立,郝永強擔任該中心主任。到現在,全國28個省份已成立約100家醫學3D打印分中心。不僅如此,國外骨科醫療器械商拋出的橄欖枝也讓郝永強意識到,應該到國外建設分中心:“我們的技術創新走到了全球前列,‘走出去’既是擴展自身影響力,也是為提升海外尤其是醫療欠發達地區患者的健康福祉出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