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3D打印,這樣走進我們的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24-01-05 17:01:07


郝永強展示他製作的3D打印定制型骨盆重建假體。(來源:人民網)
 
  甘肅火星1號基地太空艙酒店、香港景觀座椅、沙特阿拉伯大型別墅……該團隊的3D打印建築物已在多地亮相。“除了推進更多項目落地,我們正探索水下和太空等場景的3D打印技術,並取得積極進展。”孫曉燕說,“增材智能建造的國際標準不久前發布,這意味著替代傳統建造的步伐將會加快。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像科幻電影里那樣,在海底和太空實現遠程無人智能建造。”

  從削足適履到量體裁“骨”——

  為提升健康福祉出份力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10號樓5層,3D打印接診中心的一個房間里,大大小小的人體骨骼和關節3D打印模型靜置在陳列架上。有的模型上有醒目的綠色物體,那是特意標識的患者真實腫瘤形態。“就像開車看導航一樣。”該院骨科主任醫師郝永強說,“應用於手術設計的病變模型屬於3D打印醫學應用的第一個層次。有了這個模型,腫瘤多大、長在什麼位置,與周圍臟器、血管神經等之間是什麼關係等等一目了然,既減少手術時間,也能幫助年輕醫生更快成長。”

  治療骨科疾病多半就是在和骨缺損戰鬥。小的缺損人體可以自我修復,到一定程度只能借助人工解決,植入的骨填充塊就是解決方法之一。“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人的關節或骨缺損的情況是完全一樣的。”郝永強說,“過去,同一款人工關節假體形態基本一致,僅有少數幾種尺寸差異,後來隨著設計改進,組成假體的部件有多種規格,連接部有了更多的調節接口,但即便如此,效果仍不理想。”

  3D打印的應用,實現了骨科手術由削足適履到量體裁“骨”的精準化治療。搭載人體細胞、細胞因子的生物打印活性組織或器官,則代表了3D打印醫學應用的最高層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