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胸懷“國之大者” 錨定金融強國發力
http://www.CRNTT.com   2023-12-07 10:31:34


 
  錨定金融強國建設目標實現突破

  問: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我國從金融大國走向金融強國,金融機構要著重在哪些方面實現突破?

  答: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目標的提出,明確了我國未來金融業改革發展的主要方向,這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的戰略抉擇,更是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選擇。

  金融機構要胸懷“國之大者”,錨定金融強國建設目標,在以下方面實現突破:

  一是在探索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上實現突破。建設金融強國,既要學習借鑒外國有益經驗,更要立足國情,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堅決貫徹落實好“八個堅持”。特別是將“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擺在第一位,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裡、金融服務就保障到哪裡。

  二是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上實現突破。要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識和把握金融工作,進一步提升格局和視野,聚焦經營主體的現實需要,加快推動金融業思維變革、模式變革、結構變革,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三是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上實現突破。金融機構要增強風險防範的能力,不斷深化對金融風險暴露滯後性的規律性認識,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做優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

  問: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完善機構定位,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建設銀行將如何貫徹落實好這一要求?

  答: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現代金融機構。近年來,建設銀行保持戰略定力,摒棄唯規模論英雄的慣性思維,不搞盲目、低效的規模擴張,更加重視規模、質量和效益的平衡,在服務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一是持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積極支持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中小微企業定制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

  二是助力擴大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緊抓共建“一帶一路”、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戰略機遇,持續提升中歐班列綜合金融服務水平,全力支持新能源、綠色低碳等領域優質企業“走出去”。

  三是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優化完善集團一體化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工作方案,不斷健全完善全面主動智能的現代化風險管理體系,持續做好新形勢下金融風險逆周期管理。

  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問: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對此,建設銀行有哪些規劃安排?

  答:五篇大文章是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長方式加速轉型的重點方向,也明確了未來金融業精準發力方向。近年來,建設銀行在科技、普惠、數字化等金融服務模式上做了很多前瞻性探索,為紓解市場難點民生痛點提供了建行方案。

  在科技金融方面,建行率先打造“技術流”評價方法,幫助科技創新企業的“技術流”轉化為“資金流”。在綠色金融方面,目前建行綠色貸款餘額超3.6萬億元,有力支持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和傳統企業低碳轉型。在普惠金融方面,目前建行普惠貸款餘額已突破3萬億元,近五年年復合增速超40%。在養老金融方面,建行擁有國內首家專業養老金管理機構,目前正圍繞社保、年金、個人養老金等三大支柱加快構建金融服務體系。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建行打造“雙子星”“裕農通”“惠懂你”等數字化平台,有效促進主營業務發展。

  下一步,建行將發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用好“技術流”評價體系,不斷完善科技金融全鏈條、全周期、多元化服務。全面推進綠色金融與基建、普惠、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深化數字普惠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覆蓋面和金融可得性。深入推進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金融生態“四位一體”協同發展。加快數業融合、技業融合,提高數字化供給和生態化鏈接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