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潮劇“出海”助力中泰文化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3-11-29 13:11:58


 
  現場觀演慰藉鄉愁

  “一句話兩心通,何須千言訴情衷……”在曼谷饒平同鄉會大禮堂,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林燕雲一開口,婉轉動聽的唱腔就吸引了現場觀眾的注意。開場劇目《李商隱》在林燕雲等十幾位國家一級演員和眾多優秀青年演員的演繹下,生動傳神、扣人心弦。精致的潮劇盔頭、多樣式的戲袍、傳統的二胡嗩呐、精致的道具和精彩的表演贏得泰國潮汕籍僑胞和當地觀眾陣陣掌聲。舞台兩側的中泰兩國語言字幕,則讓泰國當地民眾觀看起戲來也毫無障礙。

  《李商隱》《綉虎》《金花女》《陳三五娘》和折子戲專場……“讓鄉親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來自家鄉的潮劇”,泰國《星暹日報》報導稱,廣東潮劇院受邀而來,讓曼谷民眾過足“戲癮”。活動期間,泰國眾多華僑華人到場觀演,曼谷當地群眾也紛紛前來感受中華戲曲的獨特魅力,可容納千人的饒平同鄉會大禮堂場場爆滿。

  被網友們稱為“泰國V姐”的華僑陳映玲在現場觀看了演出。她表示,她最喜歡劇目《綉虎》,這是新編排的歷史潮劇,講的是三國時期曹丕、曹植兩兄弟政治權謀和手足親情的交織衝突。她說:“在異國他鄉,能在現場看到中國頂級潮劇團的表演,鄉愁得到了很大的慰藉。”

  泰國華人蔡先生是一名華三代,喜歡潮劇的服裝、道具和音樂。雖然自己幾乎不懂普通話和潮汕話,但他知道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都喜歡看潮劇、聽潮劇。這次全家老少一起來看表演,他期盼著未來還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潮劇演出。

  潮音雅韵凝結鄉情

  潮汕俗諺有雲:“食到無,過暹羅。”潮汕人“過番”移居泰國,可追溯至南宋時期。潮劇也伴隨著潮汕人的足跡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成為在海外最有影響力的地方劇種之一。

  陳映玲出生在潮汕地區,她介紹,潮劇對潮汕人而言是從小耳濡目染的戲曲。在家時,老一輩人會通過收音機或電視機收聽收看潮劇;逢年過節出門時,路過搭好的戲台,他們都會停下來聽一聽潮劇、凑一凑熱鬧。她說,傳統潮劇的故事情節,多以歷盡千辛萬難、過五關斬六將後否極泰來為基本結構。潮汕文化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與潮劇內容高度統一。這些年,在海外創業難免艱辛,她在觀看潮劇表演時,內心產生共鳴,深受激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