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http://www.CRNTT.com   2023-10-18 08:29:47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當前中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徵。持續低迷的低生育態勢,影響著中國社會總體可持續發展。

  北京日報發表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文章稱,生育是內含經濟理性的行為,主要由於生育的成本、風險和代價太高,而生育的收益、效用和回報相對較少,普遍進入成本約束型低生育時期。生育友好既有對少生不生的包容,也有對多生優生的鼓勵和支持。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構建是針對低生育、少子化、老齡化所包含的系統性人口危機而言的,其實質是支持生育和鼓勵生育,以擺脫低生育的風險和困境。生還是不生?生幾個?並不是簡單的問題,這其中既有生育主體的實際考量,也受到了經濟社會環境多種因素的影響。因而,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構建是國家多級推動、中央到地方政府共同負責、企事業單位和全民共同參與的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多維度思考和發力,遵循生育的文化友好、權利友好和福利友好三個基本邏輯。

  生育的文化友好

  文章分析,在文化和價值上彰顯生育友好,實則也是孩子友好、母職友好、家庭友好、養老友好、國家友好和發展友好。生育的文化友好即認知友好,質言之,對家庭、國家與社會而言,新生人口是潛力無限、價值無限的希望人口與朝陽人口。生育作為人口再生產活動,屬於社會勞動的一部分,其創造的社會價值值得尊重。生育文化,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都有一個共性特徵,那就是生產和養育人的基本文化都強調一個子福——傳宗接代、永續發展給人類帶來的福祉。女性作為生育主體,需要來自家庭和社會雙重的“母職尊重”,這可以幫助職業女性維護好職育平衡關係,進而有可能適度提升生育水平。

  生育具有價值性和人文性兩個基本屬性。要大力弘揚全社會和家庭、父母對孩子“獨立生命體”的尊重、理解、包容和支持的大愛,而不是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固執於自我偏見的角度認識和塑造孩子,以及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溺愛、偏愛、無愛,要將愛與慈悲放到現代生育文化的靈魂深處。否則,即便低生育態勢有所改善,也與人口的高質量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因為孩子如果在欠缺智慧之愛的環境中成長,難以成為真正的人才。

  生育的權利友好

  文章指出,多樣性是生育的本來面目,給生育最大的包容才可能找到激發生育率回升的契機。出現低生育態勢的社會,其生育政策所具備的最大包容性就是回歸自由生育、自主生育的本來面目。“十四五”規劃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彰顯了新發展格局中與時俱進的人口發展觀和人口治理觀。應充分考慮到生育意願的多樣性和生態合理性。讓生育兩到三個孩子成為社會主流,這是擺脫低生育、少子化、老齡化危機的根本途徑。為此,要早日促成第三次人口轉變(核心是使低生育水平恢復到近更替水平區間)的到來。

  生育的福利友好

  文章認為,生育具有內部性(對家庭的影響)和外部性(對社會的影響),而且有正負之分。從全球治理的角度看,走生育福利化、社會化、國家化的道路是面臨持續低生育挑戰的國家共同的應對之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