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灣區國際形象何以自塑與他塑
http://www.CRNTT.com   2023-10-10 09:10:39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粵港澳大灣區是充分展示改革開放、“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窗口。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要推動大灣區高質量國際化發展,就必須塑造良好的大灣區國際形象。大灣區國際形象帶有鮮明的經濟屬性與地理屬性,是粵港澳大灣區作為經濟引擎的區位優勢、政府治理能力、城市群協同發展等形象要素,在公眾心目中的感知評價與整體印象。

  羊城晚報發表廣東行政職業學院副教授張傑文章表示,大灣區形象塑造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主動地以本國為傳播主體的自我形象的塑造;另一種是被動地作為傳播客體受他國的形象塑造。自塑猶如自我獨白,他塑則像一面鏡子折射他者認知。在自塑與他塑之間,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大灣區的形象存在認知偏差。如何處理好這種偏差,並構建起大灣區良好的國際形象,是事關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大灣區,讓世人更好地瞭解進入新時代的大灣區。

  大灣區國際形象的自塑與他塑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文章稱,真實是傳播的生命,衹有展現真實立體的主體,才能獲得客體的信任和親近。大灣區國際形象的自塑與他塑,需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當年鄧小平正是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於是有了廣東和香港、澳門的經濟騰飛。因此,大灣區國際形象的自塑與他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根據事實來講述真實、立體、全面的大灣區故事。

  堅持實事求是塑造良好大灣區國際形象的原則,首先要對大灣區有著客觀清晰的身份定位。粵港澳大灣區涵蓋了兩種制度、三地民眾,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形象的自塑與他塑,首先就要回答好“我們是誰”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強三者間的融合,在差異化構建的基礎上,加強內部身份的認同感,挖掘三地民眾共同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其次,要客觀展現大灣區的優勢與不足。客觀認識自己是構建形象的基礎。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因此在大灣區諸多形象中,經濟形象最為突出,但在歷史文化元素方面卻有所欠缺,需要進一步展現粵港澳三地的經濟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和未來發展潛力。三是要建立大灣區形象評價與監測的長效機制。區域形象是人們對某一區域的信念、觀念和印象的總和,人們對大灣區形象的認識,會因為不同元素的發展而變化,因此需要長期監測國內外民眾在新聞媒體、社交平台上,對大灣區關注點和喜好感的變化,並根據這些反饋及時調整自身的發展政策和傳播策略。

  大灣區國際形象的自塑與他塑要講好大灣區故事

  文章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國際傳播的本質是話語權之爭,衹有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才能擴大大灣區的國際傳播聲量。當前,國際傳播態勢已有深刻的變化,空洞的宏觀敘事方式並不會十分吸引人。粵港澳大灣區不乏好故事、好聲音,關鍵是如何講好、傳播好。向世界講好大灣區故事,需要高屋建瓴、大刀闊斧的大敘事,也需要有溫度、有案例、有共鳴的好故事,在講好大灣區故事的過程中,塑造良好的大灣區形象。

  講好大灣區故事,一是要深挖歷史文化根源,以創新形式展現灣區人文風貌,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整體形象進行國際傳播。粵港澳大灣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地域遼闊,文化多元。大灣區人民敢想敢幹,敢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要挖掘和開發獨特的嶺南文化和中西融合的文化景觀,為大灣區注入獨特的文化韵味。二是要以民生為切入點,塑造立體有溫度的大灣區形象。今天的傳播環境,已不是“我說你聽”的單向度傳播,而是受眾有共鳴、有所感的精準傳播。要多反映外國務工、營商、創業者等平凡個體在大灣區的美好生活,傳遞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拉近國外民眾與中國的心理距離。三是要深化公共傳播意識,以多元化主體參與共塑灣區形象。要跳出地域與國別的區劃,回到人的故事,從行業、年齡、性別、家庭角色、興趣愛好等維度破題,注重灣區民生報導,展現灣區公眾生活,傳遞灣區人文精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