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鋼鐵產業降本增效優化供給
http://www.CRNTT.com   2023-09-20 12:56:15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穩步提升

  “隨著市場需求回落,鋼鐵行業正面臨新的發展環境。”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曹傳貞看來,市場形勢的變動會造成增長波動,也為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機遇。

  今年以來,鋼鐵企業著力推進研發創新、智能製造、綠色轉型,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穩步提升。

  ——瞄准高端化,推出更多“拳頭”產品。

  寶鋼股份上半年實現超高強汽車板1500MPaDP等7項產品全球首發;鞍鋼33毫米厚X80級別大應變管線鋼板實現全球首發;首鋼全球首發兩款取向電工鋼產品;河鋼國內最高強度級別高鈦合金焊絲鋼替代進口……創新成果的湧現,進一步夯實了產業基礎,提升了產業鏈發展水平。

  “作為鋼鐵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寶武將堅定不移實施高端化發展戰略,推進鋼鐵基礎原材料進步升級,提供高性價比解決方案,擴大差異化競爭優勢。”胡望明表示。

  ——擁抱數字化,大力推進智能製造。

  對鋼水進行測溫取樣,是鋼廠的一道重要工作。以往,操作工要站在鋼包周圍,手拿測溫槍插入鋼液下操作,勞動強度大。今年3月,寶武太鋼煉鋼二廠新“上崗”的機器人,解決了這一問題。“工作人員只需在操作室裡動動鍵盤,風險點就消除了,效率也大為提高。”寶武太鋼技術中心理化實驗室負責人任永秀說。

  控制室一律集中,操作崗位一律使用機器人,設備一律遠程監控,服務一律上線。瞄准“四個一律”目標,中國寶武加快推進智能製造。子企業中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寶鋼股份,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1250台套,覆蓋66個應用類型,保有量和類型數均居全球領先水平。

  “數字化、智能化是提升鋼鐵企業生產能力、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事關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長遠發展。”德龍鋼鐵集團副總裁金志傑告訴記者,今年6月,德龍鋼鐵集團正式啟動數智化轉型升級工程,未來將引入寶信軟件,從風險、財務、產銷、能源、物流等方面入手,對工藝裝備、組織流程、人員投入等進行深度調整。

  ——發力綠色化,做好節能降耗文章。

  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氫基竪爐、全流程綠電……近年來,寶鋼股份大力研發減碳工藝。3月27日,國內首個量產供貨的低碳排放汽車板在寶鋼股份下線,產品實現減碳30%。

  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對餘熱和爐渣進行回收利用,應用光伏氫能等清潔能源,研發低碳排放鋼等綠色產品……適應低碳綠色發展趨勢,不少鋼鐵企業積極行動。上半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噸鋼可比能耗同比下降1.33%,二氧化硫、顆粒物、氮氧化物等排放量均實現兩位數下降。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常國武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動技術裝備升級、綠色低碳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支持引導電爐鋼有序發展,“加大對氫冶金等低碳共性技術中試驗證、產業化攻關的支持力度,對低碳前沿技術示範項目給予產能置換政策支持。”

  促轉型、調結構、優布局、提品質,提升行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於8月下旬出台了《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著重從供需兩端發力,提出實施技術創新改造、鋼材消費升級、供給能力提升、龍頭企業培育等“四大行動”。

  採訪中,不少企業和專家表示,推動鋼鐵行業經濟運行持續好轉,需落實好《方案》要求,著力提升鋼材供給質量和保障能力。

  ——有效擴大鋼鐵需求。

  圍繞實施鋼材消費升級行動,《方案》提出不少舉措:開展鋼鐵與重點用鋼領域的上下游產需對接活動,積極拓展鋼鐵應用場景;積極支持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引導鋼鐵產品、裝備、技術、服務等協同“走出去”。

  譚成旭認為,下一步,隨著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振大宗消費、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等舉措落地見效,市場預期將進一步增強,鋼材需求將在減量後實現新的平衡。

  ——推動落後產能退出。

  “供給強於消費是影響經營效益的主因。”在譚成旭看來,下一步,要在積極落實產量調控、嚴格實行產能置換的同時,加快研究建立產能治理新機制,由產能調控逐步轉向能耗和碳排放約束,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推動優勝劣汰、供需平衡。

  《方案》也提出相關措施:持續鞏固提升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成果,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長效機制,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應去盡去。

  ——進一步提升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鐵礦石價格儘管從高位回落,但仍在高位運行,資源自主可控能力仍需提升。相關工作正在推進:2022年11月,國內最大單體地下鐵礦山——西鞍山鐵礦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年產千萬噸級的世界一流地下鐵礦山;今年6月,中國五礦陳台溝鐵礦項目也已開工。

  常國武表示,為提高鐵素資源等保障能力,將按照《方案》要求,加快國內重點鐵礦項目開工投產、擴能擴產,確保合規礦企正常生產,同時,加強廢鋼資源回收利用,完善廢鋼回收加工配送體系建設,推動擴大再生鋼鐵原料進口。

  此外,部分鋼鐵企業反映,當前在融資、授信、利率、差別電價、環保及綠色低碳項目審批等方面,仍受到“行業屬性”的困擾,期待相關部門和機構能夠對優質企業加強支持力度。

  “鋼鐵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對於未來要充滿信心、意志堅定。”譚成旭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