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穩步實施鋼鐵產業降碳
http://www.CRNTT.com   2023-04-18 08:45:52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在近日召開的2023(第十四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有關人士指出,鋼鐵業將持續推進綠色低碳和超低排放改造,並在碳排放管理、能源結構調整、氫冶金應用等方面積極行動,推動我國鋼鐵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規模巨大的中國鋼鐵產業對全球製造業運行、房地產及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13億噸,在全球粗鋼產量中占比較高;全國共2.07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並公示,4.8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燒結球團脫硫脫硝、料場封閉等重點工程改造,這些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三分之二。今年前3個月,又有約4000萬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鋼鐵產業的減碳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通過持續研發低碳技術、優化工藝流程結構,在綠色低碳產業鏈打造和全球低碳產業創新合作等方面發力,我國鋼鐵產業在向“雙碳”目標邁進的道路上就會越走越順。
  
  不過,有些問題同樣不能忽視。隨著資源環境約束的增強,尤其是“雙碳”進程的推進,與我國鋼鐵產業絕對規模對應的是來自行業減碳的壓力。2022年我國鋼鐵產業的碳排放量約為18.23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以上,是製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如果不能盡快降低鋼鐵產業的碳排放量,除了會通過碳成本提升直接影響鋼鐵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還會通過碳足跡影響下游製造業和建築業的發展。
  
  解決鋼鐵產業碳排放問題並不是把產能“一降了之”或“一關了之”,而是要在滿足國民經濟相關領域對鋼鐵產品需求的同時,讓行業運行更加低碳,最終把鋼鐵產業改造成清潔的材料產業。按照中鋼協公布的《鋼鐵行業碳中和願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我國鋼鐵產業“雙碳”進程將分為四個階段,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30年至2040年實現深度脫碳;2040年至2050年衝刺極限降碳;2050年至2060年實現碳中和。
  
  為實現這些目標,一要大力推進富氫冶煉技術的攻關和應用。目前,寶武已建成400立方米級低碳冶金高爐、河鋼120萬噸氫冶金示範工程一期已全線貫通。二要努力提升短流程煉鋼的比重。比如,江西、四川、河南已經明確電爐短流程煉鋼不再納入“兩高”項目進行管理。三要不斷完善鋼鐵產業參與碳交易的市場機制。各鋼鐵企業正在開展前期的方案制訂、數據統計、人員配備等準備工作。還應用好綠色金融工具,寶武、河鋼、鞍鋼等國內主要鋼鐵企業都已經發行了綠色債券,為企業降碳引來“活水”。另外,從碳軌跡的角度,國內鋼鐵企業正在大力開展與汽車、家電等下游企業的減碳合作,通過打造綠色低碳鋼鐵供應鏈,來降低下游相關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助力下游企業突破國際貿易中的碳壁壘。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胡麒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