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逐綠而行 山海相連天塹通
http://www.CRNTT.com   2023-09-03 08:58:46


 
  貴州段現場指揮長許為農:

  “我們在最嚴苛的環保要求下,建出了高標準的高鐵線路”

  見到許為農時,貴南高鐵正在接受高速綜合檢測列車——“黃醫生”的檢驗。當天,車身塗裝成醒目黃色的列車,以385公里的時速通過貴南高鐵貴州段,極限測試線路各項指標。

  “對工程人而言,線路都像自己的孩子。這次檢驗,就像孩子參加高考。”來自滬昆客專貴州公司的許為農,是貴州段現場指揮長。

  在這位幹了40年的“老鐵路”看來,貴南高鐵最大的特點是綠色。

  ——“綠寶石裡穿個洞”,貴南高鐵經受住了最嚴苛的環保考驗。

  2018年,貴南高鐵全線開工建設。九萬大山一號隧道是許為農最關注的工程之一。

  一方面,工程難度大。隧道洞身穿越9套地層、3條斷層、2條可溶岩與非可溶岩接觸帶,上跨區域性暗河、下穿眾多溶岩窪地,容易出現突泥、湧水、塌方等現象。

  “隧道出口7公里範圍內就分布了34個溶岩落水洞,其中19個對施工有威脅,1個處於隧道正上方。”許為農介紹,隧道單日最大湧水量達72萬立方米,相當於380個標準游泳池的蓄水量,風險極高。

  另一方面,環保要求更高。隧道挖出的渣土,必須運至15公里外堆放;為施工開挖的橫洞,必須回填、復綠,保持外貌一模一樣;供電站、牽引變電所也不能建在線路邊上,必須移至保護區外……

  施工方專門花費1000萬元,建設3個污水處理站,以確保排放的廢水滿足環保要求。“每月僅處理站的運營成本就高達10萬元,但我們做到了廢水可循環使用,對環境無影響。”隧道施工單位中鐵十八局項目部副經理汪平說。

  “我們在最嚴苛的環保要求下,建出了高標準的高鐵線路。”許為農說。

  ——多花3800萬元,只為將對生物的影響降到最低。

  澄江雙線特大橋,穿越了廣西都安澄江國家濕地公園。這是一片保育區,生活著小鴉鵑、黑翅鳶等2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這些動物對噪聲、燈光反應特別敏感。

  “我們專門設計了聲光屏障,多花3800萬元,只為將對公園內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降到最低。”龍宗明介紹。實際施工中,施工單位還通過精算加大墩距、減少墩數的“環保等式”,科學加大橋梁跨度,保護了2291.94平方米濕地。

  貴南高鐵沿線途經自然保護區10處,世界自然遺產地2處、城市飲用水源13處、森林公園7處,施工過程做到零污染、零破壞,是一條生態鐵路。

  朝陽隧道總工程師王旭光:

  “為了這條隧道,我們的青春在這座大山裡度過”

  “這條隧道是全線地質情況最複雜的超大富水岩溶隧道,非常不容易。”許為農建議記者一定要到朝陽隧道看看。

  翻山越嶺近4小時,記者終於來到了中鐵十二局貴南高鐵項目部。司機告訴記者,這裡本沒有路,是為了挖隧道才專門修的一條路。

  朝陽隧道,全長12734米,斷層破碎帶和軟弱圍岩占全隧70%以上,具有135處施工風險。該山體地下暗河、巨型溶洞溶腔縱橫交錯,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聯通,地質環境極為複雜。

  “朝陽隧道是名副其實的‘水簾洞’,10天就能排出一西湖的水。”來自中鐵十二局的王旭光說,更危險的是,隧道埋深超過432米。這就意味著,山體內的溶腔水,一旦在施工中被戳破,水體在巨大山體壓力下能噴射15米遠,中間夾雜的鵝卵石,會像子彈一樣飛出來。

  面對高壓富水和岩溶地質難題,建設者們構建了“2橫洞+1斜井+2平導+1通風竪井+17橫通道”的隧道建設格局,通過構築超過1萬米的排水坑道,解決難題。

  “我們2016年底進場施工,直到2022年5月才貫通。”王旭光說,“為了這條隧道,我們的青春在這座大山裡度過。”

  建設過程中,這樣的項目還有很多。貴南高鐵的建設,前後有超過10萬人次參與其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