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華網評:謹防招聘市場“糖衣炮彈”
http://www.CRNTT.com   2023-09-01 16:14:43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據新華網報導,以高薪為誘餌,虛假承諾“畫大餅”,在合同中玩“文字遊戲”,成立“皮包公司”掛羊頭賣狗肉……近年來,招聘市場上的詐騙行為坑害求職者,不少求職者“未工作先破財”。招聘詐騙行為還擴展到更大領域範圍,甚至呈現產業化發展趨勢。這嚴重擾亂求職市場秩序,損害求職者就業信心,亟待嚴加防範並加大打擊力度。

  今年2月,四川省公安廳公布一起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成立四川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夥同17人專門針對在校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和有培訓需求的應聘人員,在求職平台上發布虛假高薪招聘信息,通過一系列套路陷阱,詐騙400餘名求職大學生,涉案金額達131萬元。

  近期,上海市鬆江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一起招聘詐騙案件,犯罪團夥利用被害人對證書性質的認知偏差,以高薪職位為誘餌,以必須持證上崗為由,騙取“學習證明”費用。從2022年4月至案發,該犯罪團夥騙取涉及內蒙古、河南、甘肅、重慶、雲南、廣東等地的多名受害人共計18萬餘元。

  不法分子緣何屢屢得逞?首先是利用了求職者急於高薪求職的心理,他們許以優厚待遇等虛假承諾,讓求職者步步落入圈套。其次,部分監管漏洞仍存,違法鏈條隱蔽致使求職者維權難。記者發現,一些招聘騙局在合同上只明確甲方權益以及乙方義務,而對於招聘公司許諾給求職者的種種承諾,並未寫入合同,或是在合同中設置苛刻條件,致使求職者在後期發現公司未兌現承諾時,也難以從合同中找到維權證據。再加上不少受害人防範意識薄弱,社會閱歷及求職經驗不足,往往成為不法分子行騙的目標。

  就業是民生之本,維護好、保障好求職者基本權益是招聘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堅實基礎。

  要識破不法分子利用“障眼法”設置的陷阱,關鍵是要加強對求職者的求職培訓及反詐宣傳,將宣傳深入最基層,提高求職者防範意識。高校要加強學生求職風險教育,幫助大學生提高反詐騙能力。各平台加強對招聘單位的資質認證和信息發布人員實名認證,規範信息發布流程,建立招聘企業紅黑榜制度,確保發布的信息真實、合法、有效。

  此外,各相關部門間應健全信息交換機制,加強行政許可與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之間的溝通銜接,形成監管合力,指導和督促網絡招聘平台完善信息發布審查制度以及投訴處理機制。對違反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要加大打擊力度、依法嚴肅處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