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時評:讀懂中國經濟須扔掉“灰色濾鏡”
http://www.CRNTT.com   2023-09-01 11:09:41


 
  近來,美西方一些人故意唱衰中國經濟。一些政客和媒體僅憑單項、局部、短期的波動數據來判斷全局,放大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挑戰,給中國經濟“潑涼水”,企圖“掐滅”信心,“調減”預期。對此,也不乏有西方經濟學家提出客觀理性的看法。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就認為,僅憑單月數據做出是否通縮的判斷“為時過早”,對形勢的仔細解讀也“並不支持有關中國經濟增長正陷入周期性下行的觀點”。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詹姆斯·加爾布雷斯認為,中國經濟下滑成為西方有關中國經濟的“新”敘事,與之前中國勢不可擋的崛起一樣,都被認為是對世界的威脅,這與西方30年前的言論相比並無新意。

  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崩潰論”多次沉渣泛起,但最終都在事實面前崩潰。今天的中國經濟,早已融入全球發展大潮,經濟總量約占全球18%,近十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總體上保持在30%左右。中國經濟發展具備多重優勢和條件:中國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國家,也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中國以持續恢復的內需消費、高效運轉的產業體系、有序推進的擴大開放,為全球經濟疫後復甦注入信心和動力。上半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同比增長9.8%,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16%,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口額分別增長8.6%、26.4%。在全球跨國投資普遍低迷的形勢下,外資在中國對高端產業、新興領域積極布局,希望與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對接。

  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爬坡過坎中前進,信心也是在攻堅克難中積聚。當前,中國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隨著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中國必將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挑戰並非中國獨有。照搬硬套西方理論解讀中國只會荒腔走板,以偏概全只會造成誤讀、誤導,去掉“灰色濾鏡”,摒棄陳舊思維,以全局視角和長遠眼光客觀辯證地觀察中國,才能讀懂中國經濟的真實圖景和趨勢,才能把握住中國機遇,利好自己也利好世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