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學研判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23-09-01 09:04:43


   
  從需求拉動的角度看,從科學發現到新技術的應用、開發,再到原型製造以及銷售的這一流程,並不是創新發生的通常方式。經濟活動中,創新一般是先感知需求,進而推動產品的開發、加工製造以及將產品銷售給用戶。對企業而言,創新的根本目的是開發出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並出售給用戶,從而獲得收入和利潤。衹有企業能夠在市場上把新技術形成的產品和服務銷售出去,獲得收入和利潤,才有能力持續地投入新的技術創新,推動技術不斷改進、產品架構不斷完善、生產工藝不斷優化、產品性能不斷提升、成本不斷下降,從而使新技術形成的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不斷地擴大經營規模。因此,市場需求在未來產業發展中同樣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技術推動和需求拉動是相互促進的關係。科技進步是大多數創新的源泉,沒有科技進步就不會出現全新的產品和服務。市場需求為技術創新指明了方向,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術創新才能夠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由前沿技術所推動的、以滿足經濟社會不斷升級需求為目標的未來產業,同樣需要技術與市場共軛演進、共同推動。
  
  科學研判的幾個維度
  
  文章指出,技術創新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原初動力,市場需求會影響前沿技術商業化和大規模產業化的方向和進度,因此需要從技術與需求的雙向互動中進行未來產業的選擇、研判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同時,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要素供給條件也是科學研判的重要維度。
  
  在科技創新方面,技術所處的發展階段非常重要。未來產業之所以被稱作“產業”,在於其已經開始進入技術商業化並具備帶來收入可能性的階段。基於這一判斷,未來產業雖然是由前沿技術推動的,但是存在於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實驗室中、以揭示自然規律為目的、以發表論文和專利為產出表現的研究活動不能稱之為未來產業。衹有當這些科學研究、工程技術研究的成果轉化為具有實際功能的產品或服務後,技術才從科學領域跨入產業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說,開發出產品原型是某一個具體未來產業誕生的起點。可以將科技論文和發明專利數量的變化以及各國和機構發布的科技預見作為具體未來產業選擇的參考。
  
  在市場需求方面,可以從市場與技術的匹配度、新技術對現有產品的替代能力、相對確定的新的市場需求等方面對未來產業發展進行研判。就市場與技術的匹配度而言,前沿技術的具體應用場景雖然難以預測,但是從技術本身的特性能夠大致推斷該項技術形成的產品所具有的功能。將人們的基本需求與新技術的功能及其能夠提供的潛在效用結合起來,就能夠對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的商業化前景進行大致預判。就新技術對現有產品的替代能力而言,需要考慮新技術提供的功能能夠帶給人們什麼效用、提供該效用的同類產品或服務的市場規模有多大、新技術與既有技術相比在價格性能上有哪些優勢和劣勢以及基於新技術的新產品和新服務的成本下降趨勢是怎樣的。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市場需求是確定的,甚至是已經存在的,但是還沒有能夠充分滿足這一需求的合適產品,因此相關部門和企業可以圍繞這一特定需求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並推動新產品的規模化生產。
  
  在要素供給方面,一個國家或地區選擇哪些未來產業加以支持,不僅取決於自身財力,而且受到科技、產業發展條件以及相應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等人才要素供給的影響。從區域布局的角度看,未來產業應主要集中於資金、人才聚集的地區和城市,其他地區可以在前沿技術逐步產業化的過程中參與未來產業價值鏈各個環節的配套生產活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