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振興鄉村產業既要“見物”更要“見人”
http://www.CRNTT.com   2023-08-25 07:54:26


 
  二是推動以產聚才,完善人才體系。首先,針對長期在鄉村從事農業生產但受教育程度低的農民群體,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優先向其收購初級農產品,農閑時招其進入企業務工,充分吸納這部分群體進入產業體系。其次,為生產經驗豐富、熟悉鄉村環境的“土專家”、“田秀才”提供到優秀產業示範園區學習的機會,學成後返鄉創業或指導農民創業。最後,廣辟引才渠道。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崗位待遇、完善晉升機制,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低息貸款、創業保險等保障,積極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開展合作。

  三是優化公共服務,用好“留守”資源。首先,整合基層資源,持續優化公共資源布局和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方式,不斷下沉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引導優質公共服務資源逐步向城鄉結合部和邊遠農村地區傾斜,吸引勞動力回流。其次,充分利用留守人員這部分人力資本,引導留守老人在家門口建造小菜園、小果園,開辦超市、理髮店等服務門店,在家門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最後,發動留守婦女閑暇時編制手工品,在自家院落開直播賣手工品,錄制並運營農村生活、美食製作短視頻,以新產業新業態促就業增收。

  四是傳承鄉土人文與產業發展並舉。首先,立足地方資源禀賦,建立地方志物產史料資源庫,為農產品品牌運營賦予歷史元素和文化內涵。具體可通過塑造農產品文化故事、開發特色文創周邊產品、隨產品附贈文化手册等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其次,將鄉村旅遊與養老產業深度結合,開發面向老年人的沉浸式體驗養老生活的旅遊項目。創辦棋牌館、廣場舞館、老年人養生館、垃圾分類科普班、智能手機培訓班等文娛活動場所,根據前來旅遊的顧客需求,為其量身打造體驗項目。最後,推動博物館等資源下沉鄉村。依托博物館建造與當地歷史文化相契合的特色建築園區,定期在園區開辦農耕器具展覽、特色手工技藝展覽、特色農作物生長過程可視化展覽等文化活動,帶動當地手工藝品、原生態農產品銷售。

  五是完善分配機制,提高農民收益。首先,支持主產區依托縣域形成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盡可能把產業鏈留在縣域、留給農民,推動農業由賣原料向賣加工品、賣品牌產品、賣服務轉變。具體可通過由農戶售賣拆包即炒的半成品、提供分揀搭配蔬菜包服務等方式,將原料加工包裝為預制菜品,既增加產品附加值,也使農戶直接獲得收益。其次,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培育具備鄉村社會關係網、在鄉村具有一定聲譽的“村莊經紀人”群體,使其對接小農戶的組織管理,高效組織調動小農戶參與全產業鏈發展,切實維護小農戶的利益。最後,要完善利益分配機制,積極推進“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雇用+社會保障”等多種合作方式,通過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讓農民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