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3-08-22 08:44:53


   
  觀念和技術創新培育新發展模式
  
  資源型地區在搶抓發展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方面取得哪些階段性成果?
  
  張文忠(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創新對於資源型地區不僅是技術創新,也包括觀念、思想和管理創新。資源型地區在立足自身優勢和特色基礎上,初步摸索出以下幾種科技創新發展模式。
  
  一是借外腦和外力增強自身創新能力。部分資源型地區通過與國家和省內科研機構、技術創新中心合作,共建各具特色的創新聯合體。安徽銅陵積極與國家級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聯合建設以材料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創業平台,推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與布局。2022年末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07家,省級以上各類研發機構147個,均居安徽省前列,並成功入列國家創新型城市。安徽淮北借助長三角一體化優勢,與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合作共同開發先進的陶鋁新材料,搭建技術轉化和生產平台,新產品用於C919大飛機陶鋁地板支撐梁,是我國重要的新一代航空材料生產基地。
  
  二是依托大企業技術能力推動產業創新發展。資源型地區多為三四線城市,少有大學和科研院所布局,但擁有一批科技實力較為雄厚的企業,其在轉型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能力較強,自主開發完成的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關鍵技術,解決了鋰電池核心材料“卡脖子”難題,開發的有機矽熱轉印碳帶背塗中試項目,填補了相關核心技術空缺。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年產11000噸稀土萃取分離生產線,攻克了稀土精礦冶煉分離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是目前國內單體產量最大的萃取分離生產線。
  
  三是依托高新技術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載體和平台,吸引人才和企業發展。吉林白山依托醫藥高新產業園區,加大中藥產業研發力度,促進各類要素在園區集聚,重點開發功能性食品及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品等。目前,人參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修正、葵花、施慧達等龍頭企業擴能升級。江西景德鎮以航空小鎮為依托,著力構建飛機整機製造、零部件配套、通航服務“三位一體”產業發展格局,2021年航空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70億元。
  
  四是根據自身產業特色和優勢,重點培育和扶持一些中小型創新企業。遼寧撫順圍繞精細化學品、新材料等產業發展重點,增強對創新創業的支撐力度,支持金易化工、齊隆化工等15家科技型企業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成功孵化一批精細化工和材料創新企業。
  
  同時,資源型地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綠色轉型發展,主要做法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推進能源革命,創新能源開發模式,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遼寧阜新以風電、光伏發電可再生能源為重點,實現能源跨越式發展。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裝機規模338.6萬千瓦,占全省比重為22.6%,新能源發電量63.25億千瓦時。值得一提的是,該市推動太陽能發電與生態修復協同發展,整合廢棄礦山、采煤沉陷區、礦山排土場等閑置土地資源,推進礦區50萬千瓦光伏項目並網發電,把昔日因采煤造成的廢棄地變成綠色能源基地。
  
  將采煤沉陷區修復與城市生態環境營建結合,在采煤沉陷區改造城市公園、綠地和湖泊。安徽淮北探索實踐“深改湖、淺造田,不深不淺種藕蓮;穩建廠、沉修路,半穩半沉栽上樹”的綜合治理模式,把曾經的“歷史包袱”變為城市發展新空間。江蘇徐州賈汪區建立“村莊易地搬遷、基本農田整理、采煤沉陷區復墾、生態環境修復、濕地景觀開發”五位一體綜合整治模式,先後建成潘安湖、解憂湖、龍吟湖等濕地1.5萬畝,創建4個國家4A級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2022年實現旅遊收入超16億元。
  
  將礦山生態環境修復與生態旅遊、居民游憩等結合,打造礦山地質公園。截至2022年底,資源型地區已建設和籌劃建設國家礦山公園55座,18個地區的礦山經過改造成為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占全國總量的1/3,礦山旅遊業的開展保護了礦山生態,弘揚了礦業文化,獲得經濟、社會和生態多方面效益。
  
  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改善居住環境。湖北大冶統籌推進大氣環境、水環境、重金屬污染治理和人居環境整治。2021年,實施環境整治項目51個,修復水域面積約440畝,治理采煤沉陷區2100畝,整治礦山環境和修復生態面積近600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0.91%,建成省級生態鎮8個、生態村56個。
  
  借鑒國外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經驗
  
  國外典型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
  
  常江(中國礦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研究所所長、教授):資源型地區轉型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已面臨這一問題,並通過政策引導和產業結構優化,走向區域平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法國洛林地區位於法國東北部,煤炭和鋼鐵曾是該地區的主要產業。20世紀60年代開始,由於世界市場衝擊,該地區煤炭、鋼鐵產業面臨嚴峻挑戰,喪失市場競爭力,開始被迫轉型。法國政府採取緊縮和改造傳統產業、創建多樣化的經濟活動等政策,通過淘汰落後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積極推進該地區轉型發展。法國政府成立專門機構負責該地區轉型和規劃。同時,政府每年投入約30億法郎,歐盟每年投入約20億法郎,積極制定政策吸引投資,扶持中小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安置失業人員,並利用土地、勞動力和基礎設施等優勢吸引投資。經過多年努力,該地區擺脫資源依賴和產業單一局限,形成了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主導產業和其他產業相互促進、內外資融合發展的局面。
  
  德國魯爾區是德國和歐洲最大的工業區,硬煤產量占該國硬煤產量的80%、焦炭產量占90%、鋼鐵產量占60%、煉油量占35%,被譽為歐洲的工業心臟。然而,進入20世紀60年代,同樣是面臨國際市場競爭,該地區硬煤及鋼產量不振、重型機械銷路不暢、工業結構老化、大量煤礦關閉。政府通過再工業化、區域環境系統治理、發展新興產業、加大對外來投資的吸引以及大力發展手工業和中小企業、發展教育和第三產業等措施,使該地區從以煤炭和鋼鐵工業為中心的資源型生產基地向以煤炭和鋼鐵生產為基礎、以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產業為龍頭、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的新型經濟區轉變。20世紀90年代初,魯爾區成為工業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技術先進、經濟繁榮的新型工業區。
  
  美國匹茲堡是亨氏、拜耳等著名企業的搖籃。1911年,匹茲堡已成為全美第8大城市,鋼產量占該國總產量的1/3到1/2。20世紀70年代,該地區因資源枯竭出現嚴重衰退,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社會問題叢生,市區人口大量下降,成為衰退最嚴重的大城市之一。20世紀80年代開始,該地區將經濟基礎轉向教育、旅遊和服務,重塑為科學、醫學、生物技術以及金融服務國際中心。例如,立足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和機器人技術,成為科技中心;由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迅速擴張帶動,成為醫療中心。同時,還十分注重文化和社區發展,通過房地產開發項目、城市景觀改造以及閑置用地重建,城市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國外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做法和經驗表明,資源型地區漸進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傳統產業改造和新興產業發展的結合與協調,不能簡單拋棄傳統產業;另一方面要注重政府與市場相結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產業結構演進趨勢,做好頂層設計,培育新興產業成長需要的環境。
  
  第一,具備前瞻性和戰略眼光,在新經濟形勢和產業升級中依托新科技尋找轉型契機。魯爾區和洛林地區的成功轉型都說明了這一點,其在尋找新產業過程中,積極布局環保、新能源產業,從而將以傳統重工業為主的區域調整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新興產業創新示範區。
  
  第二,樹立綜合發展觀,整體規劃、綜合治理城市和地區發展。資源型地區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應以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為先導。要充分考慮資源型城市資源狀況、區位條件、產業結構及城市發展戰略等要素,制定有針對性的規劃,提高城市資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三,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恢復生態平衡,改變區域形象。傳統資源型地區大多生態環境差、污染嚴重。但正因為環境狀況惡劣需要整治,大量工業場地閑置需要重新開發利用,給了資源型地區重整山河的契機。魯爾區、匹茲堡、洛林地區的成功轉型,與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密不可分,在完成區域生態修復、治理的同時,新的產業體系也在形成。
  
  第四,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發展,人才儲備和智力保障都是其成功的關鍵。魯爾區擁有15所高等院校以及諸多科研機構和研究中心,利用科技優勢改革創新,加強科學界與經濟界合作。要鼓勵各類人才在生產科研一線創新創業,活躍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還要強化對轉崗和下崗職工及進城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技術和知識水平,以適應城市發展需求。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