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3-08-18 08:01:08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這明確了未來中國產業發展的方向。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先軍文章表示,關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討論很多,其不僅包括作為產業支柱的新興產業,還包括作為技術趨勢的未來產業,對其內涵的闡釋大多數聚焦於產業在技術領域的前瞻性、先進性和主導性,淡化了作為產業本身的“戰略性”特徵。事實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僅與技術演化相伴相生,也與國家實力息息相關。縱觀產業革命史和全球競爭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經濟發展和全球競爭中的功能並未發生變化,但其內容在不斷創新、延伸和拓展。
  
  文章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突出“戰略性”特徵,既體現在其對國家和地區發展的全局性影響,也體現為其在未來競爭中的關鍵性作用。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產業發展的技術經濟新範式,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革命驅動產業革命的現實產物,是促進經濟躍遷和成長的重要驅動力量,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產業形式,是國家和區域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思路。創新是引領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強化體系化基礎研究、探索性基礎研究和應用性基礎研究,深化人才引育用留方式創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底層技術的持續突破,破解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產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監管與服務模式的創新。要以包容審慎監管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提升技術服務和產業服務平台效能,加速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要堅持統籌規劃和協調發展。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要遵循技術變遷、產業成長和全球競爭的客觀規律。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圍繞短中長期戰略目標,聚焦優勢產業加速產業鏈系統突破、規模增長和競爭力提升,積極培育有潛力的產業,形成產業梯次發展的總體戰略安排。要結合資源禀賦和能力潛力,支持優勢地區優先發展,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增長極。要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鼓勵地方發揮優勢聚力培育特色產業,打造具有產業配套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產業中心和集聚區。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要堅持打造以龍頭企業為牽引的良好產業生態。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性,吸引更多經營主體進入,繁榮產業生態;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性,以需求牽引、創新供給和資源配置來帶動上下游發展,完善產業體系;發揮龍頭企業的網絡性,加速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推動鏈上企業集聚發展。同時,還要創新體制機制,激勵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等積極主動參與和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打造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有效協作的產業生態。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要堅持自立自強和全球合作。堅持自主發展,強化對原創技術、關鍵技術的優先突破,加大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夯實產業發展的底層技術根基和人才根基。堅定走全球化發展道路,積極倡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全球合作,推動全球範圍內的技術、產業、市場開放,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將其落實到研發創新、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的價值鏈全過程,實現產業發展與增綠減碳協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技術的迭代突破和交叉創新來推動產業的融合發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