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莫讓“造假的外賣”忽悠消費者
http://www.CRNTT.com   2023-08-12 16:58:37


 

  店鋪照片與實際不符

  下午3時,在外賣平台上點一杯奶茶為自己“充充電”,是北京市海淀區一家互聯網企業員工小袁的日常。“工作到下午,一杯冰奶茶或冰咖啡就是最大的慰藉,沒想到我常點的品牌近期也出現負面新聞,雖然不是自己經常下單的這家門店,但心裡多少也有點不舒服。”小袁說。

  小袁提到的“新聞”是近期引發關注的外賣“照騙”相關事件。“有網友探訪發現,一家小小的店鋪竟然掛了兩個奶茶品牌的招牌,在某本地品牌的大招牌下,我常點品牌的‘小招牌’就孤零零地掛在一角,這與外賣平台上光鮮亮麗的門店照片簡直是天壤之別。”小袁向記者描述了新聞裡的相關場景,他認為,類似情況可能是少數,但這種“照騙”行為無疑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不負責,辜負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一家月銷量2000+的連鎖壽司店,店招海報精致、宣稱上海直營門店22家、外賣80元起送,然而根據地址找到線下門店時,傳說中日式裝潢的門面大堂不見蹤影,衹有一家掛著“不接受堂食”的簡陋小店。在“外賣店鋪照片可以造假”的相關報導中,媒體探訪結果令人擔憂。

  除了門店照片造假,還有不少網友分享了另一種造假亂象——地址錯亂。有網友發現,月銷過萬的外賣店鋪根據平台註冊地址根本找不到實體店,費盡周折終於找到後才發現,原來是在一個集中了數十家品牌的美食城裡。“如果是美食城裡倒也罷了,可有些商家甚至連正規檔口都沒有,只是躲在地下室的一個小作坊。”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說,外賣亂象頻發,諸多問題亟待規範優化。

  常態化巡檢保證食品安全

  外賣亂象由何而來?一方面,在注重口碑的讀圖時代,店鋪照片及視頻、網友評價已經成為眾多用戶選擇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中心地段的店鋪租金成本越來越高,外賣門店經營成本不斷攀升。外賣商家“退居‘幕後’,配上‘照騙’”的現象並不少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