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整改外賣起送門檻要算好成本賬
http://www.CRNTT.com   2023-04-05 15:37:50


  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外賣起送門檻容易造成浪費,市場監管部門要求整改有合理性。但整改目的不是要干涉商家經營,而是要避免浪費。只要消費者用一張張訂單投了票,市場自然會幫助商家做出最優選擇。

  點一杯奶茶15元,但凑不夠20元不送;點一碗皮蛋瘦肉粥9.9元,也要20元起送。消費者哪怕只喝得下一杯奶茶、一碗粥,也不得不凑單買點別的。對此,很多消費者已經習以為常。但據媒體報導,最近浙江某商家因設定外賣“20元起送”被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整改。

  按照執法人員解釋,店鋪設定的起送價高於部分食品單價,使消費者不能按需購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費者選擇權,易誘導過量點餐造成食品浪費,涉嫌違反反食品浪費法。也有網友認為,既然已收取了配送費,那不管消費者買多少錢的東西都應配送,呼籲取消起送門檻。

  討論該不該取消起送門檻,先要瞭解商家為什麼要設置門檻。很多人會忽略,看似20元的外賣銷售額並不全是商家收入,裡面還包括了給平台的技術服務費、分擔的騎手配送費、消費者使用的紅包抵扣等。據筆者瞭解,根據不同地域,每單外賣的配送成本為7元至15元,例如北京地區約為9元。但實際交易中,消費者往往只承擔3元左右,其餘由平台或商戶補貼。也就是說,消費者出的配送費並不夠讓騎手跑一趟。

  很多時候,配送費還會打折到1元甚至免費,那配送成本就要商家和平台分擔。這就意味著,如果商家不設起送門檻,很可能連自己剛性支出的配送費和傭金都掙不回來。要知道,起送門檻並不是平台規定的,而是商家自己設定的。為什麼大多數商家將起送門檻設置為20元?因為這是一個經過無數人驗證的盈虧平衡點:門檻低了,商家就要虧錢;高了,消費者又會嫌貴,可能就扭頭去別家了。

  也有部分商家不設起送門檻,但按照實際成本收取配送費。例如北京地區的麥當勞、肯德基均0元起送,不管買8.5元的紅豆派還是100多元的全家桶,同樣收9元配送費。然而,這又容易觸發部分消費者的“包郵強迫症”:一想到要出配送費,好像也沒那麼想吃炸雞了。除了大牌餐飲,普通小餐館很少有底氣收如此高的配送費。

  餐飲行業大都是小本生意,商家恨不得每天盯著外賣訂單計算盈虧,食客也會用足每一點優惠。如果硬性要求取消起送門檻,商家很可能會把15元一杯的奶茶漲價到20元,或者按實際成本收取配送費,甚至不做外賣了。屆時,不知道消費者能否接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