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能貪大求洋
http://www.CRNTT.com   2023-08-12 08:34:00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不能貪大求洋”。多位接受採訪的專家學者表示,“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是從產業發展內在規律的要求出發,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指明了方向;“不能貪大求洋”,則從產業發展的規模與質量維度提出警示,防範可能出現的偏差和風險。
  
  當前,準確把握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本質內涵,特別是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產業發展如何避免貪大求洋、盲目上馬等傾向,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歷史進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
  
  警惕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過去,人們對“貪大求洋”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城鎮規劃中,一些地方好大喜功,上馬了不少與當地實際不符的“形象工程”,給地方經濟帶來沉重的債務負擔。近年來,這類現象雖已得到有效遏制,但隱藏在產業領域的“形象工程”有抬頭之勢——一些地方發展心切,盲目追求“高精尖”,市場上什麼概念火就跟風而上;一些地方一味“挑肥揀瘦”,眼睛只盯“高大上”,那些頂著“高科技”光環、打著“洋招牌”名頭的所謂高端項目,成了搶手的香餑餑;還有一些地方迷戀“大手筆”,張口閉口就是產業城、示範區……
  
  “從後續跟蹤看,那些貪大求洋、脫離地方實際的項目,進展大都不盡如人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舉例說,過去幾年,不少地方一窩蜂上馬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項目,短時間內風光無限,沒過多久就出現大量項目破產甚至爛尾的情況。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此前表示,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風口行業,近年來吸引了大量技術、資本匯攏集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轉型升級方面的願望,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部分省市、地方確實存在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的情況。
  
  造車“新勢力”的名單更迭,印證了上述判斷。賽麟、奇點等早期品牌已從國內市場消失,拜騰、博郡、綠馳等廠家連量產車都沒造出來就宣告了倒閉。與此同時,一批新面孔陸續出現在“新勢力”名單上,不過更新節奏較以往已明顯放緩。種種跡象表明,經過幾輪洗牌,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告別野蠻生長,逐步走向成熟。
  
  與新能源汽車類似,集成電路產業也存在地區間重復投資、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從外因看,中國作為以芯片為核心、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應用市場,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全行業銷售額繼2021年首次突破萬億元後,2022年超過1.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8%。
  
  我國早在2014年就制定了集成電路發展規劃,提出“主體要集中、區域要集聚”的原則,但現實中,不少地方依然各自為戰,產業布局規劃缺乏協同。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亮等專家調研後發現,即便是在集成電路產業發達的長三角地區,也是各省市甚至是各區縣各自為戰,同質化競爭明顯,“各地試圖在規劃上形成差異化競爭,但在區域產業規劃協調機制上仍有所缺乏,重復建設和產業結構趨同,導致資源內耗嚴重,利用效率低下”。
  
  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以及一些重大項目因投資規模大、發展前景好、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強,往往成為各地產業招商的重點。特別是個別地區過往成功的案例,讓很多地方競相效仿並片面地認為,只要方向不錯或許就能“押注”成功。正因如此,“貪大求洋”成了不少地方產業選擇上的潛意識、招商引資上的普遍心態。
  
  迫切發展地方經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任何產業項目,無論其技術多先進、前景多美好,都要受到供需規律的約束,並不是說企業生產多少市場就能消化多少,也不是產品技術越先進經營效益就會越好。具體到某個地方、某座城市或某個企業看,發展高技術產業、上馬大項目有其內在合理性,也大概率能取得成功,但這些產業“遍地開花”、地方盲目投資的結果,必將帶來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甚至會產生經濟學上常見的合成謬誤,即局部或微觀上是對的,但在宏觀上並不一定總是正確的。對此,我們應保持警惕。
  
  尊重產業發展規律
  
  當前,有關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討論很多,一般認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體包括發達的製造業、強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優質的服務業以及保障有力的農業,而產業體系的“現代化”特點,主要體現在戰略支撐性、安全韌性和發展可持續性等多個方面。
  
  考慮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複雜性,產業領域“貪大求洋”現象的出現,可能並不單純是政績觀問題,它與地方管理者對相關產業的認知水平、要素配置能力等也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高科技往往也伴隨著高風險,而產業轉型與創新本身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在此背景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這既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理性要求,也是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的科學態度。
  
  棉紡織業是典型的傳統行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棉紡織業如何轉型升級來適應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要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對此觀點很明確:棉紡織行業發展要立足產業實際,尊重產業規律,不能好大喜功、喜新厭舊。要摒棄僥幸心理,一切從實際出發,守正創新,固本培元,加強材料創新、製造創新、設計創新,在強化傳統優勢中構建產業未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