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民營企業應積極參與重大科技攻關
http://www.CRNTT.com   2023-08-10 08:41:00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8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8條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推動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為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開創新機遇,為民營企業“提質增效”培育新動能。新時代科技創新是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行穩致遠的動力所在,民營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中國網發表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劉平平、胥彥玲文章介紹,科技創新需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注入活力與效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登記在册民營企業數量超過4900萬戶,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達到92.3%,貢獻了50% 以上的稅收,60% 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產生了70% 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帶動了80% 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可以說,民營企業在穩定增長、促進經濟高質量轉型、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
  
  中國能夠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民營經濟功不可沒。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的持續提升。
  
  文章提出,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需要民營企業技術支撐和配套生產。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環節。民營企業是創新發展的主力軍,也是集聚科技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據全國工商聯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調研分析報告,民營企業500強中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超過3%的企業288家,超過10%的企業158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3%的企業80家,超過10%的企業6家;有406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於自主開發與研製,426家企業通過自籌資金完成科技成果轉化。
  
  技術創新需要各類創新主體提供技術支撐和配套生產,需要產業鏈整體發展。僅憑民營企業以外的其他創新主體自我研發、自我轉化和產業化,難以推動國家的創新發展,需聯動民營企業共同完成這一使命。一是需要民營企業提供技術支撐: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是複雜的系統工程,需將科研成果與產業鏈進行整合,需要從產業鏈上下游、從原料到配套服務、從資金到人才等方面進行高度集成。二是需要民營企業的配套生產: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是其關鍵一環。在這一重要環節,民營企業承擔起的配套與生產角色,會吸納更多創新要素,將其活躍全社會創新、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發揮出來,實現國家創新戰略。
  
  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活力。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深刻轉型、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民營企業已超越了傳統總量意義的貢獻,而是在塑造經濟韌性、豐富產業生態、暢通供需關係、穩定供應鏈和產業鏈、激發創新湧現等現代經濟的方方面面,起到重要的、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產業鏈龍頭民企與新技術領軍民企在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方面,以及接力產業政策內生哺育“專精特新”企業過程中有著關鍵性作用。
  
  文章指出,數字時代,海量數據、豐富場景,經由高新技術的賦能,不僅為傳統產業帶來了蛻變,更增加了許多朝氣蓬勃的新產業。“互聯網+”思維所帶來的技術、數據、場景,正在以智能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數字產業化培育新興產業。中國民營企業大膽探索、致力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更多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成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為實現產業升級貢獻活力與力量。
  
  全國工商聯從8602家營業收入超過5億元的上規模民營企業中,選取研發投入前1000家企業進行具體分析。從分析的數據來看,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達1.08萬億元,占全國研發經費投入的38.58%,占全國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的50.16%;同比增長23.14%,增速比全國高8.5個百分點,比全國企業高7.9個百分點;平均研發強度3.00%,同比增加0.14個百分點,比全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高0.56個百分點。54.7%的企業具備高技術、高成長、高價值屬性,其中,高新技術企業541家,瞪羚企業111家,獨角獸企業15家。
  
  文章強調,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積極貢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肩負起更大使命、承擔起更重責任、發揮出更大作用,要把握好“不變”與“求變”的關係。一方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家成長給予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民營經濟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民營企業完全可以堅定信心和預期,專心謀劃未來,放心大膽發展。
  
  另一方面,從國際和國內來看,中國民營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摩擦日益增多,技術創新能力要突破、品牌要進一步集群發展、經濟數字化轉型壓力大和大眾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快於供給等。民營企業應危中尋機,主動求變,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參與重大科技攻關,牽頭承擔工業軟件、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基因和細胞醫療、新型儲能等領域的攻關任務,把握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向,努力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競爭新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