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設完整先進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8-09 07:56:52


   
  製造業是技術創新活動最活躍、技術創新成果最豐富、技術創新應用最集中、技術創新溢出效應最強的產業,製造業的先進性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先進性的主要體現。當前,中國在製造強國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例如,2022年中國有65家製造業企業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7萬多家,高技術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5.5%,裝備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1.8%,已培育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新能源汽車、光伏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但也要看到,中國製造業發展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整體技術水平先進性還有待提高,製造業基礎能力還不強,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技術、關鍵基礎軟件等方面還存在短板,一些核心技術還受制於人,產業鏈總體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因此,建設先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中國製造業沿著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的方向發展,實現從大到強的轉變。未來進一步建設具有先進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加強相關舉措,全面推進製造強國建設。要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實施綠色製造推進工程,促進工業、交通各領域清潔低碳轉型,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實現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進一步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
  
  新發展階段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
  
  文章稱,長期以來,各國產業政策的基本定位是促進本國產業發展。然而,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性問題加劇,產業安全問題日益凸顯,部分國家已經明確了產業安全在經濟政策體系中的基礎地位。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需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發展的安全性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既要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保持適度增長速度,提高產業發展質量,也要著力保障產業安全。為此,產業管理體系和政策體系的功能定位應在激勵和服務產業發展的同時,向保障和提升產業鏈安全方面進行拓展和調整,以有力應對“卡脖子”技術供給能力不足、勞動密集型產業過快向外轉移、工業基礎原材料和能源供給衝擊等多重因素叠加可能引發的安全風險。建設具有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把維護產業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完善中國產業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產業安全管理是中國各項產業政策、科技政策、競爭政策、貿易政策的前置基礎性工作;要加快建立權責清晰、多部門緊密協作的產業安全管理體系,完善產業安全戰略決策和部門協調機制,以部門協調促發展和安全協調;完善產業發展評估和產業安全預警體系,建設專業的產業鏈安全評估隊伍和機構,發展中國產業安全評估理論和方法體系。當然,強調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安全性,絕不意味著閉門造車,而是要積極探索在開放型經濟體系下有效提升國家產業安全水平和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路徑。
  
  需要明確的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是緊密聯繫的,完整性和先進性可以促進和提升產業體系的安全性,安全性又是建設完整性和先進性產業體系的前提和保障。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將三者統一起來,協同推進,不斷提高產業體系完整性,著力構建一批新的增長引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夯實現代化建設的物質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