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發揮新型城鎮化內需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8-07 09:23:25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也是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近年來,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力有序推進。未來我們要把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有序銜接起來,不斷激發新型城鎮化的消費潛力,拓展投資空間,深入推進城鎮化體制機制改革,使之成為提振內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林山文章提出,第一,釋放城鎮居民消費潛力。消費結構升級與人口城鎮化進程息息相關。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大眾消費時代,大都伴隨人口大規模向城鎮集聚。尤其是進入中高收入階段,人口城鎮化在引領消費升級方面的作用更為明顯。“十四五”時期,中國仍處在城鎮化較快發展階段,人口城鎮化蘊藏著巨大的消費增長潛力,城鎮居民的增多,尤其是新生代農民進城,將伴隨著教育、康養、文化、娛樂等消費需求全面增長,能夠顯著提升消費總規模。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城鎮居民在物質型消費基本飽和後,逐步成為引領教育、醫療、養老、文化、信息、旅遊等服務型消費需求增長的主力軍。服務型消費快速增長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相融合,並由此催生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今年以來,促消費政策正在持續顯效,居民消費恢復態勢向好,文旅消費、直播帶貨消費熱度比較高,成為消費回升向好的新亮點。當然,消費恢復仍是初步的,增強居民消費意願還有較大空間,需進一步提升城鎮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從中長期來看,擴大消費還要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提升就業質量,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
  
  第二,拓展新型城鎮化投資空間。城鎮化對投資需求具有明顯的帶動效應。城鎮化既是農業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也是生產要素不斷向城鎮聚集的過程。在一般情形下,城鎮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將直接帶動人均資本存量增加1.3%;城鎮化率達到60%之後,在較高收入基礎上的城鎮化發展對投資需求的帶動力度倍升,城鎮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直接帶動人均資本存量增加3.5%。同時,據測算,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新增投資需求6.6萬億元左右。城鎮人口的增加,可以帶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多方面投資需求。因而,城鎮化將成為擴大內需的巨大引擎,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是城鎮化投資建設的重點領域。當前,部分城市老城區存在功能設施陳舊、人居環境臟亂、安全風險隱患較多等問題,新城區出現生態保護不足、缺失歷史文化風貌等發展短板,亟待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部分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城市治理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亟需加大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等等。補齊這些短板,既有利於更好滿足城市居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也有利於充分釋放投資需求潛力。還要看到,中國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水平還不高,核心城市的承載力需進一步提升,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需進一步提高,小城鎮的特色與差異化分工優勢需進一步形成,城市群、都市圈的內部基礎設施與要素聯繫需進一步加強。綜合而言,城市群和都市圈發展後勁足、空間大,將是城鎮化投資建設的重點。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還要因地制宜補齊縣城短板弱項,促進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提升縣城發展質量。
  
  第三,加快城鎮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是釋放城鎮化內需潛力的關鍵抓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緊緊圍繞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財政、投融資等配套政策,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強勁動力。
  
  一是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完善全國公開統一的戶籍管理政務服務平台,提高戶籍登記和遷移便利度。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健全農戶“三權”市場化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二是完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同常住人口掛鈎、由常住地供給的機制,穩步提高非戶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數量和水平,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三是健全城鎮化建設資金保障機制。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優化資金投入結構方式,建立健全多元持續、經濟適用的城鎮化建設資金保障機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