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算力緊缺!AI大模型如何應對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3-08-06 16:06:13


  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據人民網報導,近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人工智能會議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在分論壇“見疆見昆侖·AI大模型算力前沿”上,專家學者們一致表示,大模型時代,智能算力成為“稀缺資產”,如何善用算力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益,已經成為每個參與者必須面對的挑戰。

  CCF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專委會主任於劍指出,ChatGPT出現後,人們逐漸意識到,人工智能已發展成為一種新型“重工業”,其重資產特性體現在算力、數據等方面,“這種變化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與傳統雲計算不同,這是一個典型的超級計算場景。”CCF常務理事陳健認為,當前大模型的蓬勃發展實際上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三種技術相互合作、共同演變的結果。

  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首席技術官甄亞楠介紹,由於超級計算和大模型訓練在存儲技術、系統環境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正在實踐利用超級計算技術來處理大模型訓練。他們計劃在2023年底前陸續新增上線大量GPU卡,並開始引入國產芯片。

  “今年上半年,英偉達相關服務器的價格基本上翻了一番。”陳健表示,大模型熱潮帶來旺盛的算力需求,同時硬件供應困難加劇,雙重因素導致了當前的“算力荒”。

  算力如此緊缺,如何才能使資源利用最大化?多位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直言,這也是當前擺在高校面前的一道難題。

  “對高校而言,算力存在非常大的約束。”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苗啟廣看來,面對算力不足的現狀,如何充分利用好外界提供的算力,是高校需要思考的問題。煙台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教授王瑩潔也表示,對高校來說,使用算力是需要“砸錢”的一件事。因此,高校如何更好地利用算力平台為科研服務,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