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高質量區域創新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8-03 08:38:13


  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縱覽全球發展大勢,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代表的區域經濟增長極,長期扮演著科技創新引擎的角色,對於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至關重要。因此,在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應錨定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總體目標,加快優化創新資源要素配置,構建與之相匹配的高質量區域創新體系。

  高質量區域創新體系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其中,“自立”的核心要義在於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自強”的核心要義在於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構建高質量區域創新體系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一方面,在“自立”維度,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科技創新前沿的複雜程度持續攀升,為了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既要推進由高水平創新主體主導的深耕細作式創新,又要推進在都市圈、城市群乃至更大區域層面產業鏈創新鏈共構的協同聯動式創新,這些都需要有高質量區域創新體系予以支撐和驅動。另一方面,在“自強”維度,塑造核心競爭力必須聚焦信息、能源、航天、生物等不同科技賽道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此需要推進創新資源要素的高效集聚,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推進創新資源要素的優勢互補,在尊重不同地區差異化禀賦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塑造創新特色、提升創新效能,這些都必須在高質量區域創新體系下才能順利開展。

  多措並舉加快構建高質量區域創新體系

  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的區域創新整體水平顯著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區域創新同質化競爭現象還較為普遍;部分區域出現創新要素配置“虹吸”或過度極化的現象;一些科技創新平台和創新功能承載區的建設導向尚不夠明晰;缺乏量質並重的區域創新評價機制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區域創新水平和能力難以適應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要求。為此,未來應著重從如下幾個方面發力,加快推進高質量區域創新體系的構建。

  統籌區域之間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為核心主體,具備較強的多元性和層次性。立足新發展階段,促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應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從區域協調發展的視角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進行更為科學合理的系統化布局。一是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置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重大戰略的核心要位,通過進一步優化創新資源要素配置,有序提升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特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發展水平,進而塑造一批在不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具備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支點,不斷完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區域創新體系。二是重點關注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及其優勢領域(如: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對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意義,加大力度引導更多優質創新資源要素向中西部地區匯入,並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上予以適當政策傾斜。三是在城市群、都市圈層面構建關聯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之間的協同創新機制,培育和發展更多不同創新主體參與的價值共創型創新聯合體,集各家所長完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